根据世界银行预测,今年大宗商品平均价格将比2014年低12%。彭博社大宗商品指数近日也跌至5年来的最低水平。包括石油、粮食谷物和铁矿石在内的大宗商品普遍持续下跌,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特别是主要大宗商品消费国需求萎缩,而生产国为了保证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增加供应,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市场价格短期内难见起色。
在跌幅较大的大宗商品中,除石油外,铁矿石价格近来跌幅较大,从2011年每吨190美元高位一路下跌,本月初更是大幅下挫到最低每吨44.59美元。
世界铁矿石最主要的供应商包括巴西的淡水河谷、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力拓及FMG金属集团。其中,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占到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而西澳皮尔巴拉矿区的产量又占到全澳的一半。
除了全球经济不景气和市场需求疲软因素导致矿权交易和矿权转让减少外,造成铁矿石价格大跌的关键性原因在于这几家巨头持续不断地扩大产能,增加供应。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只要这几家垄断巨头的产能继续释放,在世界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还可能继续探底。
铁矿石号称工业的粮食,属必需品,其价格反映经济周期的变化趋势。目前,在世界市场铁矿石供需格局中,中国、印度及东亚地区占据了大部分铁矿石进口份额,其中中国占了全球进口总量的一半。可以预见,近几年铁矿石需求方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市场价格的变化还要看供应方。
统计分析显示,铁矿石供应显然已经大大超出了需求。根据澳大利亚矿物经济研究所的估算,今年全球铁矿石净供应会增加6000万吨到7500万吨。摩根士丹利预测净增长应该是6300万吨,且新增产量会在9月到10月间见顶。该公司还预计,到2018年世界铁矿石库存将增加到4.37亿吨。
截至6月底的本财年,必和必拓已经出口铁矿石2.54亿吨,超出了此前多数人的预测。该公司下个财年还将计划出口2.7亿吨,2017年财年将达到2.9亿吨。力拓则计划到2016年将产量提高到3.6亿吨。预计FMG今年出口总量将达到1.69亿吨,比上年度增加33%。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