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资源税改推进困难需出台行业规划夯实改革基础
由财政部牵头,工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参与起草的铁矿石资源税改革方案,落实过程中遇到业内巨大阻力。瞭望智库调研了解到,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铁矿企业又面临进口矿石的挑战,处境困难。专家认为,目前推进资源税改革的“窗口期”尚未开启,宜尽快出台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夯实行业基础,待时机成熟适时深化改革。
行业降税诉求高资源税推进受阻
我铁矿行业遭遇进口矿石挑战,三成企业停产,进口依存度创历史新高。当下,国内铁矿石行业正经历着10年不遇的低谷期,铁矿权交易和矿权转让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进口铁矿石价格已从2014年初的130美元/吨,下降到目前的约62美元/吨,跌幅超过一半。由于价格跌破我大部分铁矿石企业的成本价,自去年9月份起,国内铁矿石企业产量和投资双下滑,目前约三分之一的铁矿停产。这导致我铁矿石进口依存度在2014年达到78.5%的历史新高,同比上升9.7%。
资源税改革或增加铁矿企业税负。调研中,铁矿石行业希望政府借推进铁矿石资源税的契机降低行业税负,为企业腾挪出生存空间。不过,这与资源税改革的大方向相悖。中国矿业企业协会副会长雷平喜等专家表示,资源税改大方向是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通过加税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在当前情况下,可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税负。
与澳大利亚、巴西等富铁矿国家相比,我国是贫铁矿国家。与这些国家铁矿企业平均60美元/吨的开采成本相比,我矿企平均开采成本达100美元/吨,处于先天劣势,而税负相对偏高的后天不足又加剧了这一劣势。
根据当前政策,铁矿石企业在资源税上享受优惠,最初按规定税率的40%缴纳,在财政部2006年和2012年两次调高后,目前征收比也只达到80%。即使在优惠下,我矿企税负也是澳巴等国企业的五倍。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我国32家大型矿山企业的总体税负为25.09%,而澳、巴等国际大型矿山的税负则为4%至5%。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