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煤炭需求萎靡,煤炭进口量也不断下降。煤炭矿权交易和矿权转让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进口动力煤720万吨,包括516万吨烟煤和204万吨次烟煤,但不包括低发热量褐煤,同比下降24.4%,环比增长8万吨,增幅1%,创四个月来新高。
前八个月,中国进口动力煤5667万吨,同比下降40.5%。能源行业正在进行结构性变革。有专家表示,当前煤炭工业进入需求放缓期、产能过剩和库存消化期、环境制约的强化期和结构调整攻坚期,“四期”并存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煤炭工业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趋势。
根据相关研究,到2020年、2030年、205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的比重还将保持62%、55%、50%,总的来说是下降的趋势。虽然煤炭的需求增幅下降,但总量还将保持适度增加。
“从发展的速度看,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高中速增长,全国煤炭消费年均增加2亿多吨,这个时期已经结束。煤炭需求增速放缓将成为煤炭发展的新常态。”专家表示,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煤炭经济下行已经持续了3年多。今年以来,煤炭市场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进口总量依然较大的矛盾愈加突出,预计今年比去年少进口大约8000万吨左右。全社会的库存持续高位,价格大幅度下跌,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是860元/吨,现在降到400元/吨左右。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经营更加困难,煤炭经济下行的形势更加严峻。
实际上,针对近年来煤炭经济持续下行的态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重要批示,研究部署煤炭行业脱困工作。自去年脱困机制建立以来,已经召开了38次会议,研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相关政策措施的效果正在显现。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正在大力推进煤炭产品、煤矿生产、煤机装备、现代化矿井建设、地质勘探、煤化工等等走出去。除了煤炭行业,石油行业也面临价格跌跌不休的困境。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赵华林表示,能源价格下降使得用能企业的能源成本下降。石油、天然气价格的下降改变了多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这种结构性的变化是深远和长期的,是一种趋势。据国土资源部网站9月24日消息,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近日印发《深化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严厉打击煤矿违法违规生产建设行为,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进一步深化煤矿行业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