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为降低煤炭燃料成本,加强采购过程风险防控,电力、钢铁等煤炭下游企业健全煤炭采购管理机制,深化煤炭燃料对标管理工作。
下游企业通过加强煤炭市场研判,优化采购煤种与煤源结构,加大进口煤采购力度,加强与南、北方以及区域企业之间采购策略、采购价格、合同条款的定期比对工作,重点针对煤炭供户以国有大矿为主、地方资源为辅的结构布局,深化量价谈判。
河北钢铁集团通过与首钢、鞍钢等企业的联合攻关,共同对山西焦煤集团、神华集团等国有大户进行量价谈判,通过高频次、快节奏量价攻关,最大力度享受大客户优惠政策。
国电电力优化采购策略,加强供应商管理,充分发挥采购平台的“价格发现”功能,持续优化来煤结构,推广“单元化模块预算”管理经验,将成本费用模块分性质、分层次进行整合,分析费用成本升降原因,建立起“与他人对标”和“与自己对标”的综合对标体系。
此外,针对煤矿今年的多元销售策略,下游企业还从途耗计量、检化验、合同条款等多方面深入对标,完善措施,促进降成本工作的深入进行。
对于煤炭采购对标管理,陕西运销集团认为对煤炭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快市场供需平衡,倒逼煤炭企业提高自身实力。煤炭企业降价,不断压缩煤炭利润空间,使一些煤质差、成本高、管理落后的煤炭企业退出市场。
2、加剧煤炭市场的价格战。各大煤炭企业为了争取有限的市场份额通过直接以及优惠等各种方式降低价格导致煤价持续下滑。
3、对煤炭市场的定价策略形成挑战。由于煤炭采购价格透明度增加,以前煤炭企业实行的差异化定价策略基本被摧毁。
燃料采购的对标管理客观上会加速煤炭行业的整合,但对标价格对市场的代表性并不全面。随着价格战持续,后续煤炭市场会更加艰难,煤炭企业定价中要分区域分煤种实行更加细致的定价第略。这项措施也将对煤炭矿权交易和矿权转让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