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所有的基本金属一样,国内外锌价在经历了10月及之后的直线暴跌后,已经跌入生产成本之下。冶炼商们难敌经营困境,纷纷进行减产。成本困境下的行业整合已经开始。
在利润大减以及生存压力下,锌矿商减产消息不绝于耳,相对其他基本金属而言,锌的减产呼声无疑是最大的,行业整合也一直是大家熟知的最好的自救的方式,从最初的小冶炼厂的倒闭到现在大冶炼厂纷纷减产,这充分体现了低利润甚至亏损状态下的困惑与无奈。
如果说,减产、行业整合是锌价反弹的本质因素,那么,需求因素或许能够改变整合周期的长度。目前,金融海啸已经实实在在地冲击了实体经济。这点我们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屡次调低经济增长率,以及各国每况愈下的GDP数据和欧美疲软的建筑业数据、就业数据,可窥一二。而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心脏,其千疮百孔的状态更是表露无遗。一系列陆续公布的美国数据显示,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必将非常疲弱,并可能会延续至明年年初。
经济的疲软注定了需求的萎靡。近期,各国共同呼吁要团结一致,为金融系统迅速“止血”。而且希望在采取财政措施刺激经济时,应创造性思考长远的金融和货币改革,不要造成新的损害。中国则在11月7日公布了投入4万亿元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的计划,计划主要集中在基础建设、安居工程、农村基础建设、医疗教育、灾后重建、补贴农业收入、生态环境和减税等,计算下来,每年约投入2万亿元。
虽然这些计划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对金属需求量较大,但是,要想在中短期内就对需求形成实质利好,也是比较难的。当然,如果看长期的话,这种财政刺激的效果将会在建设中慢慢释放,或许在明年逐步会有效果。当然,这些计划确实会缩短市场寻底的时间,但对一个行业的周期性而言,虽然是利好,可是中短期时间难以产生本质效果。因此,锌行业的整合“路曼曼其修远兮”,企业还将“上下而求索”。(中国有色金属报)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