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两天后,破例提前召开的山西省内煤炭订货会在16日终于接近尾声。根据会议组织者提供的信息,原定的8千余万吨煤炭供需合同最终要在今日基本签订完毕。
不管对价格问题分歧有多大,此次订货会上,山西省内发电企业对“统配煤”态度的变化,透露出今后电煤市场可能发生的重大转变,即在经历2008年煤价暴涨和煤荒后,曾因价格问题被发电企业诟病已久的“统配煤”有望成为电煤市场的主要供应商。而这意味着国有大矿对小矿的资源整合可能由此加速。
逾六成签订任务已完成
基于对明年山西煤炭资源紧平衡的判断,山西省内25家主流电厂一改往日的“矜持”,纷纷主动找煤炭企业签订2009年度电煤买卖合同,以便尽早圈占煤炭资源。 据悉,此次会议共安排省内重点电煤8947万吨,其中安排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供应3844万吨,安排地方煤矿供应5103万吨;通过铁路运输的3293万吨,通过公路运输的5654万吨。据此次会议宣传报道组负责人谭蓉透露:“截至11月16日已签订5600万吨,等17日订货会正式结束时,原定的8947万吨需求量就应该全部签完。”
今年山西煤炭市场的震荡局势,使得电企与煤企愈发明白“长期战略合作”的重要性。山西省经委总经济师温元伟强调,目前要解决好省内重点工业用煤特别是省内电煤的供应结构、价格、供需关系以及供需双方的长期稳定合作问题。此外,由于大多数生产企业对明年的煤炭市场需求乐观中有谨慎,因而在满足政府关于保证省内用煤要求的同时,他们开始盘算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省内省外的重点用户,以维持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按照省政府的决策,衔接会基本都考虑到供需双方煤矿和电企的生产问题,考虑到全省的经济。从现在来看供需双方能够配合。”省经委能源处副处长刘志均说。
保障合同兑现
“合同只有量而没有价格,合同兑现率就会大大降低。”蒲洲电厂牛姓总经理说。 一位电厂参会代表表示,合同煤如能真正兑现,那么他们采购市场煤的需求就会降低,而此次如果省内外电煤价格接轨,也有利于电煤合同兑现率的提高。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