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长期结构性调整、新一轮产业变革融合与我国经济增长阶段性转换相互叠加的发展阶段,铁矿石需求预期下降、供求关系逆转、价格大幅下降、投资出现收缩等都具有规律性和必然性。有关专家对该行业的发展维持了乐观判断,认为当前该行业的调整是长期高速发展后的正常调整,当前该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长期看其发展的基本面并未改变。
国产矿市场仍有很大空间。当前,冶金矿山行业运行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减缓,产量同比降低,价格低位窄幅调整,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究竟冶金矿山企业的发展前景如何?这成为了诸多冶金矿山业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
过去10年,全球铁矿投资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国铁矿总资产年均增长35.7%,铁矿石年产能年均增长18.4%;国外主要铁矿石生产和供应商的投资也快速增长,淡水河谷增长了11倍,必和必拓增长了20倍,FMG增长了近40倍;我国对外铁矿建设投资的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20%以上。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速放缓,铁矿石需求也随之减缓,出现阶段性过剩和调整属于正常。铁矿石矿权交易量也相应有所减少。
分析师认为,从中长期发展来看,全球矿业的基本面是好的,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中国、印度、东盟等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仍处于加快推进的阶段。未来10~20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大趋势,对基础设施、住房、汽车、家电等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都将维持对铁矿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
当前,国内铁矿业发展有资源基础。截至2014年底,我国探明保有铁矿石资源820.5亿吨,资源潜力接近2000亿吨。综合钢铁生产规模、废钢资源量等因素分析,预计2020年我国铁矿需求量超过12亿吨,2025年需求量超过11亿吨。
业内人士分析,要守住铁矿石自给率底线就要靠提高竞争力。国家资源安全战略要求保持合理稳定的铁矿石自给率。目前,我国进口铁矿中权益矿量不足10%,且我国对外投资开发的200多个铁矿项目已投产的仅有16个,还大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国家资源安全战略要求保持合理稳定的铁矿石自给率。
未来,铁矿石行业要坚守25%的铁矿石资源自给率底线,实现消耗资源储量与新增资源储量、消失生产能力与新增生产能力基本动态平衡,要提升铁矿石综合保障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