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随着铁、铜和其他工业原材料价格持续飙升,矿业巨头们赚了个盆满钵满。但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已不复存在。据巴克莱(Barclays Capital)的数据,仅在上个月的4周时间里,金属价格就下跌了35%,是有记录数据中的最大跌幅。随着汽车销量下降,汽车催化器的关键材料钯价格更是较年中水平下降了70%。全球半数以上的铝厂现在已经无利可图。
矿业公司是全球经济状况的重要晴雨表。目前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俄罗斯各国的采矿业都出现了矿山关停、数千工人被解雇的状况。
力拓(Rio Tinto)上周将铁矿石产量下调了10%,追随了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开采商淡水河谷(Vale do Rio Doce)此前类似的减产幅度。上周四,Xstrata PLC宣布计划关闭在安大略北部的两家镍矿。美国铝业(Alcoa Inc.)迄今已将年产能下调了15%。全球范围内的大型钢铁企业都将产量下调了至多35%。美国最大钢铁企业U.S. Steel Corp.上周称,由于经济放缓,将裁减2%的员工。
几乎每个矿种都受到了影响。钼价格过去一年下跌了60%,至每磅12美元。近年价格高企的铜自4月份以来已下跌50%以上(铜价高企时,窃贼甚至将入室偷盗的目标放在房间里的管道而不是珠宝上)。锡产量占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印度尼西亚炼锡企业已经停产。
采矿业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大宗商品创造的利润流向了世界各地。中国对大宗商品的旺盛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对贫穷但富含矿藏的非洲地区的投资浪潮,成为当地经济一个鲜见的亮点。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全球消费者开始节衣缩食的同时,中国的需求也开始放缓。过去几天,全球最大的铬铁合金生产商Merafe Resources Lindiwe Montshiwagae称将在南非关闭6处冶炼炉。在肯尼亚,一处投资2,500万美元的钛项目也告暂停。
问题是,这些规模可观的减产行动是否已足以稳定价格和整个行业。上周一,当中国宣布推出近6,00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计划大举建设公路铁路等项目以提振经济的时候,大宗商品市场曾为之一振。但第二天,许多大宗商品的价格重新呈现跌势,因为市场意识到即便是中国规模庞大的计划恐怕也不足以在短期内提振需求。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