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山西煤炭售价遭遇过山车,吨煤综合售价从410元一路跌到今年6月的264.7元。作为年产近10亿吨煤的大省,山西面对超乎寻常的压力,提出要冲破一煤独大困局,做好煤与非煤两篇文章,全力调结构、转方式,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医药、材料、节能环保等七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培固发展后劲。
制定出台新兴产业推进和行动计划,通过优化布局、开放招商、要素倾斜等手段,促进了装备制造、医药、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太钢标志着由“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转变的高端碳纤维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超百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公司董事长李晓波说,这是太钢主动迎接挑战调整产业结构的结果。晋中振东安特生物制药公司已拥有8个国家级新药,其中“巴柳氮片”填补了国内溃疡性结肠炎用药领域的空白,销售连续两年翻番。今年上半年,公司总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销售收入8544万元,同比增长27%。
山西煤层气资源得天独厚,是具有战略价值的绿色新能源。去年,国家将山西确定为煤层气矿业权分级审批试点。山西乘势而上,连续出台促进煤层气上、中、下游产业协调发展,以及财政、金融、价格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改革措施,使得煤层气产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前半年增长近16%。这项措施也促进了煤炭矿权交易和矿权转让。同时,以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和世界低碳中心为目标的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热火朝天。今年前半年,已有清华、中科院、中海油等23家研发机构的12个项目开工建设,下半年还将有中国化学煤化工工程研究院等20个项目相继开工。山西新兴产业崛起的科技绿芯正在形成。
投资拉动,项目带动,结构调整促进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临汾市今年新兴产业投资计划完成投资119亿元,其中装备制造60亿元,截至6月底,东方恒略精密铸造项目等已完成投资59.4亿元;晋中新兴工业实现增加值36.6亿元,占到全市工业比重的20.2%。省发改委主任王赋介绍,山西装备制造、医药、材料、信息技术等七大新兴产业总投资7000多亿元的1196个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