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新疆罗布泊,原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由于气候变迁,早已干涸,只剩下大片翻着硬壳的盐碱地,看不到一丝生命迹象,是真正的不毛之地。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一座有着先进环保理念的现代化钾肥生产基地矗立在荒漠戈壁,这就是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投罗钾”),既是我国两大钾肥生产企业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硫酸钾生产企业。
作为公司主抓技术的副总经理雷光元,从事硫酸钾行业已20多年,既熟悉我国钾盐资源的分布情况,也亲自研究过很多硫酸钾生产方法及工艺,因此对硫酸钾市场及产业有着独到的见解。日前,雷光元接受了本报笔者的采访。
笔者:目前国内外钾盐市场如何?是怎样的产业格局?
雷光元:我国已探明的钾盐资源储量仅占世界的2%,只在新疆、青海等地发现一些钾盐矿,钾盐资源匮乏。与此相反的是,我国钾肥消费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钾肥消费国,资源储量与消费量形成巨大反差。
我国钾盐约95%的产品用于肥料,钾肥是农业不可或缺的三大肥料之一,钾肥主要有氯化钾和硫酸钾两大种。目前国内大型钾盐矿只有国投罗钾和青海盐湖工业集团(以下简称“青海盐湖”),青海盐湖以氯化钾产品为主,国投罗钾则以硫酸钾产品为主。
虽然我国钾盐资源严重不足,但全球钾矿资源供大于求。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就把硫酸钾产品销售到中国。现在全世界每年氯化钾的消费量大约6000多万吨,而我国氯化钾消费量达1200万吨。如果我国没有自己的钾盐资源,如此大的需求量必将在国际谈判中处于劣势,就像印度没有自己的钾盐资源,在钾肥的国际谈判中没有任何余地,国际钾肥公司出价多少只能被动接受。我国因为有国投罗钾和青海盐湖两大钾盐企业支撑,在与国际钾肥公司谈判时有了更多的空间,钾肥国际采购价比印度每吨低10美元至20美元。
国投罗钾生产的硫酸钾更为特殊,全球硫酸钾产能并不大,每年大约只有550万吨的产能,其中美国、智利、德国的产能分别是40万吨、60万吨、100万吨,而罗布泊一地的产能就达到了140万吨,这140万吨产能又以国投罗钾为主。
国家发改委曾经有“三个一”战略,国内产能占消费量33%,中能、中化等贸易集团从国外进口量占33%,鼓励国内企业到国外建厂带来的产能占33%。但从目前情况看,国内产能比例已超过50%。如果我国钾盐矿过度开发,过早开采殆尽,对我国钾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