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础建设的加快,未来几年,我国北方将新增运煤通道,加快了煤炭运输,促使沿海煤运更加畅通,“北煤南运”的瓶颈逐渐被打开。
准池铁路已于七月份建成通车,每年约2000-3000万吨的准混煤炭将由秦皇岛港分流至神华黄骅港,准混下水港口将有所改变;黄骅港将发挥煤三期、煤四期效益,增加港口煤炭吞吐量,黄骅港煤炭运量将大幅提高,将由以前的1.3亿吨水平提高到1.83亿吨,充足的货源与其发运能力相匹配,尽管今年黄骅港运输形势不好,但未来黄骅港运量还要增加。煤炭矿权交易也会有所增加。
瓦日铁路即将投产,山西南部炼焦煤转至日照港下水。晋中南铁路西起山西兴县瓦塘镇,东至日照港,晋中南铁路山西境内沿线煤炭品种多样,既有喷吹煤、肥煤、主焦煤,又有动力煤。沿线煤矿发运能力为7200万吨,除部分留在京九线,剩下的货源大概4000万吨左右,进瓦日铁路转到日照港下水,对大秦线冲击不大。
蒙冀铁路亦将在今年年底建成通车,蒙冀线为继大秦铁路、朔黄铁路之后中国第三条能源大通道的一期工程,远期可向西续建至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集宁等市,全长约1000公里,设计运输能力为2亿吨/年,将成为蒙西、蒙东直达曹妃甸港的铁路煤运大通道。
此外新煤运通道--蒙华铁路建成后将最大程度的实现北煤南运,甚至重划北煤南运格局。现如今,北煤南运主要是铁水联运,像京广线这样的南北铁路煤炭运量远不足以满足需求。目前西部煤炭到华中和东南地区的主要运输走向是:通过大秦朔黄线运到东部港口,然后再南下到东南和华中地区。蒙华铁路衔接多条煤炭集散线路的运煤大动脉,可将“三西”煤直接运往下游市场,包括原有火运市场武汉铁路局和南昌铁路局,原有的汽运市场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唐山港口群方面,曹妃甸港正在建设的是煤一期起步和煤一期续建两项工程,合计运输能力为1亿吨,预计今年能够完成煤炭吞吐量5500万吨。而今年7月份,秦港旗下的曹妃甸港煤二期码头已经投产,设计能力同为5000万吨;该港加强与内蒙、陕西等发煤企业的联系、沟通,增加进港资源,目前,发运量持续扩大。华能煤码头明年将试投产,码头设计通过能力5000万吨/年,拥有5-10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5个,煤炭堆存能力达350万吨。华能煤码头的投产将促使曹妃甸港煤码头运输能力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华电煤业的5000万吨煤码头也在加快建设,预计明年或后年投产。预计曹妃甸港煤码头煤炭运输能力将达到2.5亿吨。其中,华能、华电和秦港各一个5000万吨煤码头。此外,今年一季度,京唐港还新投产了一个装船能力为3650万吨煤码头。从今年一季度到2017年年底,短短的三年的时间里,我国唐山港口群新增煤炭发运能力1.86亿吨。蒙冀铁路建成后,内蒙古煤炭多数将经由此铁路运往曹妃甸港下水,曹妃甸港区将成为内蒙古煤炭的核心下水港。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