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钢铁行业已经陷入全行业亏损,而位于西南的内陆钢企亏损情况则更加严重。从“各自为政”到“抱团取暖”,四川钢企救赎路径也悄然发生变化。
近日攀钢集团、川威集团、德胜集团和达钢集团等四大钢铁巨头的“一把手”齐聚成都,召开座谈会试图探索“抱团取暖”之策。攀钢集团去年巨亏102亿元,川威集团则刚刚从债务危机中缓过神来,面对四川钢铁行业的顽疾,几家钢企决定逐渐从竞争走向联合。
作为此次钢企抱团的撮合方,四川省钒钛产业协会秘书长张邦绪表示,四川钢铁产能实际上并不满足四川市场的需求,属于钢铁净输入省份,但却面临外地钢企倾销等不正当竞争。促成钢企抱团目的之一就是联合对抗外部钢企倾销,同时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的大钢铁集团,各方对此已达成初步共识。
目前,全国粗钢产量持续下降,铁矿权交易减少,钢材出口大幅回落,钢材价格指数再创新低,全行业亏损加剧,钢铁企业经营形势异常严峻。面对钢铁行业的窘境,钢企救赎各出奇招,向来“各自为政”激烈竞争的钢企也慢慢走向联合。
值得注意的是,四家钢铁巨头的“抱团”颇为低调,此前鲜有市场媒体报道此事。攀钢集团对于座谈会的内容也并未披露详情,报道中称各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抱团取暖、共同发展进行了交流。”
行业寒冬之下,昔日竞争对手坐在一起并非易事。张邦绪表示,四川都是内陆钢厂,原料和运输成本高,钢企的情况比东部地区企业更加艰难,而以前企业都是各自为政,没有抱团。
在全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四川并非过剩省份,甚至是钢材净进口省份。但四大钢企却面临着外地企业及本地小企业的市场冲击。张邦绪介绍,有经营不规范的外地企业进行倾销扰乱市场秩序,本地也有小企业贴牌、冒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关部门也一直在组织打击不正当竞争。
事实上,攀钢集团、川威集团、达钢集团、德胜集团均为西南地区知名钢铁企业,4家钢企几乎是四川省钢铁行业的支柱,同时也是曾经的直接竞争对手。有媒体此前曾报道,作为央企旗下企业的攀钢集团2014年巨亏102亿元,而作为四川最大民营钢企的川威集团,去年4月曾陷入债务危机,目前刚刚恢复“元气”。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