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当地时间12月5日傍晚落下帷幕,与会领导人一致同意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5周年,在历届论坛的举措带动之下,中非经贸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互利合作不断迈向新台阶。多年来的合作给双方带来了哪些利益?目前合作情况如何?今后中非将如何深入开展合作?带着诸多问题,笔者日前采访了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
笔者:请您介绍一下中非合作论坛的发展情况?
钱克明:中非合作论坛是中非之间开展集体对话和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15年来,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团结合作的响亮品牌,也成为引领国际对非合作的典范。中方在历届论坛会议上都推出了一系列支持非洲发展、加强对非务实合作的举措,对中非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得到了非洲国家的高度评价。在2012年的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在5个重点领域支持非洲和平与发展事业,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其中3个领域涉及经贸合作,中非双方携手努力,推动各项经贸举措全面落实。
一是在投融资合作方面。中方超额完成向非洲国家提供200亿美元贷款额度的目标,主要用于支持非洲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投资环境,破解发展难题,同时为非洲发展中小企业、农业和制造业提供更多帮助。二是在发展援助方面。中方着力支持非洲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生、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在减贫、农业、卫生、教育、贸易促进、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为非洲国家实施了近900个援助项目,还为非洲培训各类人才超过3万名,并在5个非洲国家开展“光明行”活动。三是在支持非洲一体化建设合作方面。中方帮助非洲国家和区域组织实施了一批海关、商检设施,并积极参与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比如,全长760多公里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到吉布提的铁路即将建成,将打通内陆国家埃塞俄比亚到港口的通路,为埃塞俄比亚发展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奠定重要基础。全长480多公里的肯尼亚内罗毕至蒙巴萨的铁路,还有津巴布韦卡里巴南岸水电站扩展工程等项目建成以后,将有力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发展环境,促进市场融合,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国商务部同非盟委员会已经建立了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联合工作组机制,相信将为中非扩大在这方面的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在历届论坛的带动下,中非经贸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互利合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已连续六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4年中非贸易额达2220亿美元,较论坛成立之初增长了20倍;非洲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场和新兴投资目的地,截至2014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已达324亿美元,过去15年年均增速超过30%。与此同时,中非经贸合作结构更加优化,农业、制造业、金融、旅游、航空、通信、广电、医疗卫生和商贸物流等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已从双边、单体走向区域、集成,经贸合作区等合作平台的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