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7月以来,政府逐步推出煤炭救市脱困政策,发改委主持召开煤炭行业脱困会议,研究讨论化解产能过剩、严格控制超能力生产、加强煤炭进出口管理、加强金融支持等具体措施。然而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2015年煤炭经济运行形势仍未明显好转,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企业亏损继续扩大。进入2016年,预计政府将继续以去产能为工作核心,逐步落实相关政策,煤炭供给面有望逐步收缩。
"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发展要瞄准绿色低碳,2016年力争淘汰落后煤炭产能6000万吨,未来3年内暂停新建煤矿项目审批,同时稳妥推进一批沿海核电项目,力争风电新增装机达20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1500万千瓦以上。”2015年12月29日,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表示,“十三五”期间要对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强度进行双控制,严格控制煤炭消费。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2014年底煤炭产能35.5亿吨,在建产能约7.5亿吨,此前煤矿普遍超能力生产,35.5亿吨的核定产能至少对应着40亿吨的实际生产能力,加上此前煤炭在黄金时期投建的大量产能陆续投放,煤炭行业产能尚在释放期。从煤炭行业企业数量来看,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并兼并中小煤矿等整顿后,煤炭企业在2015年年初便无再减,截至年底仍维持在6400家的水平。可见新的退出趋势尚未出现,产能仍在缓慢退出当中。
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来看,2015年1~11月份累计完成投资3598.54亿元,同比增长-16.1%。投资增速自2014年4月份已连续19个月处于负增长状态,并且增速维持在-15%附近。从历史数据来看,2015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03~2015年来最差的一年,并且在年内创下了近13年的新低。庞大的产能压力、较高的管理费用和生产成本使得行业内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同时近年来炼焦煤价格连续走弱,企业时常面临亏损,这也降低了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的投资吸引力。
由于现有产能基数较为庞大,地方小矿管理仍然欠缺规范,短期内仍然难以看到显著的供应缩减迹象。具体到产量来看,2015年1~10月国内累计生产炼焦煤5.8亿余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31%,显示尽管当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已降至负增长,但总体产量却依然有所走高,这也使得国产焦煤市场供应始终相对充裕。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