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和造就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是大学的重要使命。”河南理工大学校长杨小林教授日前表示,对该校的发展充满了希冀。
作为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创建于1909年的河南理工大学擎起服务国家采矿业技术进步的大旗,开创了中国近代能源工业专门人才培养的先河,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步入文明时代的见证,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特殊贡献。“走进新时代,站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河南省与国家安监总局共建高校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加快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让百年学府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更出彩,成为河南理工人的执着追求。”杨小林说,“当下,河南理工大学正致力于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强化办学特色、打造优势学科、做强特色专业、培养名师大师,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和民族工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杨小林认为,面对学校发展进入“黄金机遇期”与“改革攻坚期”相互交织的关键时刻,河南理工大学全体教职员工在不断提升自身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能力时,清醒地认识到新征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一是10余年的扩大规模、快速发展与传统管理体制机制的矛盾;二是学校相对发展起来以后,进入重内涵和质量发展的新时期,面临更多新的难题;三是学校进入到河南省和原煤炭行业高校相对前列以后,发展目标和参照系的选择,面临的人才、市场和政府等办学资源竞争更加激烈。如何破解这些难题,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让百年学府积极向上的气势不会衰退、攻坚克难的意志不会松懈、争创一流的精神不会懈怠,更好地书写兴学、强校、报国的传奇与辉煌,成为河南理工人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办学定位是前提。办学定位是大学的发展起点,是培育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创造核心优势。”杨小林表示,“作为立足河南、服务地矿的地方院校,河南理工大学将要建成的‘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具化为:整体办学实力河南领先、全国一流,建成2个~3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学科群,进入国家同类院校的前列。”
“学科建设是龙头。判断大学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标志是它的优势学科。在学科建设上只有打造了一定数量的学科高峰,形成了高层次的学科平台,组建了有影响的学科团队,才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和较高的地位。”杨小林强调,“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地矿特色鲜明,瓦斯地质、煤层气抽采研究全国领先,采矿、测量、信息与控制、机械、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未来发展上,河南理工大学将致力于打造以优势学科为核心,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优势学科群,形成品牌特色,为安全、矿业学科建设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而努力。”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