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湖南省邵阳市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脱贫人口逐年递增。这其中,国土资源工作功不可没。据笔者了解,在这期间,该市国土资源部门按照“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定位,积极稳妥推进国土资源领域改革创新,积极主动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果。五年来,该局3次获得全省国土资源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3次获得全市绩效考核先进单位。
那么,过去五年,该局是以哪些出色的表现获得各界认可的?未来五年,国土资源工作特别是矿政管理工作又将如何更好地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呢?春节过后,笔者专程采访了邵阳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景峰。
笔者:总体来看,您对“十二五”邵阳市的国土资源工作怎么看?
谢景峰:感谢中国矿业报社对我局的厚爱与舆论支持。众所周知,对于国土资源部门来说,“十二五”期间可以说是面临挑战最多、压力最大、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五年。五年来,邵阳市国土资源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促发展”主线,坚守“保资源”红线,力托“惠民生”底线,改革创新,善治善为,严抓实干,统筹做好土地、矿产、地灾防治、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为加快邵阳发展提供了国土资源强力支撑。可以自豪地说,“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国土资源工作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最为显著的五年,群众拥有“获得感”最多的五年。
笔者:邵阳作为湖南省人口第一大市和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肯定是第一要务。“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工作为加快邵阳市的发展具体做了哪些事情,或者说,提供了哪些强有力的支撑?
谢景峰:国土资源是发展之基。改革开放以来,邵阳市用地量、土地产出量基数小,国土资源保障加快发展仍需立足于扩“大”做“多”。“十二五”期间,我们通过修改中心城区规划,增加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地,保障了怀邵衡铁路、湘商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通过土地出让,为城镇化建设集聚了大量资金;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特别是娄邵盆地高标准基本农田重大工程项目,改善并新增耕地,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这一切,对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邵阳具有重大意义。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还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并加强和湖南省地勘局的合作,签订了地质找矿技术合作协议,克服邵阳市在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方面的短板,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这几年,短陂桥矿区查明了煤层气资源量达15亿立方米,绥宁县发现大型优质矿泉水源,矿产资源保障后劲增强;建成黄桑省级地质公园,全市累计建成27个地质遗迹景观点,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在找水、地质灾害防治、绿色矿山建设以及小煤矿关停方面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建成了“数字邵阳”地理空间框架平台,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