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目前,精炼铜市颇显混乱,供应过剩和供应短缺的问题同时出现。
上周SHFE铜库存激增45032吨至350138吨,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今年以来增加了近一倍。
而伦敦市场却是完全相反的景象。今年以来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库存已经减少61625吨,目前只有174175吨,为2015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可用的吨数,也就是没有指定实物用途达到铜库存降至2014年9月以来最低的121425吨。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伦敦金属交易所价差收窄,并将进一步收窄。而上海市场铜曲线处于良好的期货溢价形态。
所有这一切使得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的预测显得非常及时。在该机构看来,铜既不过剩,也没出现短缺,而是供求大体平衡,今年和明年均是如此。
ICSG预测今年全球精炼铜短缺56,000吨,2017年过剩20,000吨。相较去年10月该机构上一次会议预测的今年供应短缺12.7万吨以及明年过剩17.5万吨均收窄。无论哪种方式,今明两年供求基本上是平衡的。而且,在2300万吨的市场规模下,这些数字都是非常小的,都在统计误差范围内。
对于铜这种应用广泛的工业金属来说,供求平衡的统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当前宏观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最大的消费国中国,统计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矿权交易市场也是雾里看花,不知道什么发展趋势。
当然,除了用严重过剩来形容铜市外,其它似乎都有悖常理。随着需求增长放缓,尤其是过去10年铜需求的主要驱动力——中国,新矿山仍在不断上线。
鉴于中国增长放缓和其它国家制造业疲软,ICSG已经下调铜需求预测。该机构预测今年全球表观需求增长只有0.5%。这反映了中国表观需求增长近似的疲弱预期。所谓表观就是仅统计了公开信息,没有考虑未报告的库存变化。这一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去年同期的3.1%,也低于该机构上次会议预测的3.0%。
这也无所谓,因为供应端预期也下调了相近的幅度,从而抵消了需求端的疲弱。2016年全球矿山产量预计增加1.5%,2015年4月和10月分别预测增长5.1%和4.2%。明年供应增长预计提高到2.3%,但也低于2015年录得的3.5%。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