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化解钢铁产能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那么钢铁产能过剩应该如何化解?节能减排技术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中国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又是怎样的?日前,笔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
笔者: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它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
干勇:钢铁行业是流程制造业的代表行业,而且在我们国家,应该说它的流程技术是发展比较完整的。为什么说它完整?因为它具有一次十多亿吨钢的生产能力,这说明它的流程打通了,技术很顺畅。但是要注意,钢铁是一个煤、铁、化工综合的行业,是用煤来还原矿石,所以会产生大量的高炉煤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里边还有大量的能源,有一氧化碳、有氢,这是可以作为二次能源再利用的。所以钢铁行业的循环和节能减排任务很重。
绿色发展为什么是最高的一个发展阶段?末端治理、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再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一个全面的阶段,它代表绿色、生态、智能的结合。所以钢铁行业的发展就是四个字,绿色、智能。
笔者:如果我们想达到这个绿色化的目标,还需要从哪些方面着力?
干勇:绿色化首先是流程。我们要继续调整流程,理顺流程。当然产能过剩是目前钢铁行业的第一大问题,然后是绿色流程和绿色产品、高端产品,几个突出的耗能大工序,如烧结、焦化、高炉等工序,它们余热的回收,比如高炉渣的余热、焦炉荒煤气的余热,烧结的脱硫,这些都是在行业里的瓶颈问题,要集中力量解决。
第二是全流程的仿真系统。它的模拟能源流和铁素流,看起来是两个流,实际上是三个流。因为它的二次能源多,用煤是能源,用铁是铁素,能源流、铁素流,还有一个信息流,这三者要统一,要协同优化。所以在流程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下一步可以继续在ERP的管理下加上工业互联网。
笔者:“互联网+钢铁”,这个含义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它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
干勇:工业互联网指的是从原材料的买进,到产品的研发、设计、流程技术的改善、控制,一直到最后销售,以及对销售的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富余性能的跟踪、反馈、改进等等。
笔者:那您认为,目前我国钢铁产业和国际钢铁强国还有怎样的差距?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