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环境因素。
今年4月份开始中央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措施,对钢材市场影响很大。从4月下旬至5月中旬的二十多天时间里,多数钢材品种价格大幅回落30%左右。
随后在钢协召开了稳定市场的工作会议之后,5月下旬至6月份钢材市场企稳并开始回升。7月份钢材市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走高的行情。8-10月份钢材市场在价位上震荡,至10月底上海的大螺纹、14mm中板、3.0mm热卷和2.75mm厚的窄带钢最高价在3500~3600元/吨、4700元/吨、4750元/吨和3900~4000元/吨。
钢材市场的再次走强并在高价位上震荡也与宏观经济环境有关。虽然国家宏观调控初现成效,特别是信贷规模明显回落,清理整顿土地和开发区取得阶段性成果,固定资产投资初步得到遏制,但宏观经济面仍存在诸多对钢材市场有利的因素。
宏观调控对钢材需求有相当的抑制作用,但从上述分析的情况,我国钢材需求仍有相当的基础,而从宏观经济发展的周期分析,我国还是处于钢材大量消费的阶段,短期内钢材需求较大幅度减少的可能性不大,不过随着我国制造业增幅开始放缓,钢材的需求的增速也将开始缓慢的放缓。
2.国际市场因素
虽然6月份以来国内钢材价格有了相当幅度的回升,但国际上板带类及工业用线材等品种价格仍高于国内市场 100~200美元。目前国际市场热轧产品价格在500~600美元/吨,最高达700美元/吨以上。国内部分板带资源需要进口来补充,但由于二季度以来,国际市场价格居高,我国钢厂纷纷加大了中厚板、工业用线材、热卷、钢坯等品种的出口。近期一些钢厂中板的出口量达到其产量的十分之一,而某钢厂的热卷的出口量达到其产量的近三分之一。我们也应注意到:(1)国际钢材市场是动态的,而且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是互动的,不能单看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2)世界经济的增长幅度与国际对钢材需求的增长幅度有差异。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主要依靠高科技、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而资本项目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0%左右。(4)上半年我国出口钢材456万吨,国内生产钢材1.37亿吨,出口只占总产量的3.3%。下半年即使加大出口力度,预计出口量在总产量中的份额仍有限。客观地讲,钢厂加大出口会对少数品种和部分地区的市场带来阶段性影响,但据此就认为对整个钢材市场有很大的影响,是不现实的。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