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日前,中国五矿集团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重组大会在北京召开。自去年12月8日国资委宣布五矿、中冶重组的喜讯之后,此次重组大会的召开,意味着上述两家世界500强央企战略重组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业内专家认为两家央企重组属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重组完成后,将极大提高中国矿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有望打造出一家比肩甚至超越必和必拓、力拓等巨头的矿业航母。同时,重组后的新五矿集团将承担国际化“走出去”的重任,这对国内过剩产能转移,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也有着重大意义。
一位中冶内部人士通俗的形容此次大会的意义,“如果说去年底是国资委宣布喜讯的话,这次大会相当于两家央企为重组举行的盛大婚礼!”
据该人士介绍,今年5月9日,中冶集团原“一把手”国文清履新五矿“二把手”,担任五矿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此后,两家央企的重组正式拉开帷幕。近日,两家公司的财务、人力等部门已经开始初步对接。
重组进入深度实施阶段
公开资料显示,五矿集团成立于1950年,主要从事金属矿产品的勘探、开采、冶炼、加工、贸易,及金融、房地产、矿冶科技等业务,主要海外机构遍布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7.7万员工,控股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2015年,五矿集团的总营收2180亿,其中海外资产达1800多亿,超过总资产半数以上,是国内矿业公司中在国际化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的龙头企业。在2015年世界500强中位列198位。
中冶集团则是全球最大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商,也是国内产能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在上海、香港两地成功上市。2015年该公司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位居第326位。
在此前12月发布会上,中冶集团总经理张兆祥曾表示,上述两家500强矿业公司实施战略重组,并不是简单的合并同类项、单纯追求体量“巨无霸”,而是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协同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联姻。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政策研究室主任赵武壮也认为,五矿和中冶的重组整合,是一次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重组。五矿在国际矿产贸易的资源渠道方面有优势,而中冶在冶金工程建设方面很强。两家重组可以理解成双方为提升效益而主动重组的市场化“恋爱”,双方的整合将极大提升中国矿业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