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质调查是地质工作的先行和基础, 是一个国家地质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对提高地质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全力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湖南省国土资源部门和地勘单位通力合作,在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日前,中国矿业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勘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厚祥。
小编:能不能请您概括一下湖南省开展或完成的基础地质工作的总体情况?
周厚祥:湖南省的基础地质调查开展得比较早,了解湖南省基础地质工作的总体情况,可以先从三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展来看。到目前,湖南省1∶100万、1∶50万、1∶25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已全面完成,并于上世纪80年代完成了《湖南省区域地质志》、《湖南岩石地层》、《湖南省古生物图册》、《湖南省矿产总结》等区域地质成果报告,2013年完成了《湖南省区域地质志》的修编及湖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
随着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为解决湖南省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相继进行了《雪峰山及邻区大地构造性质及演化》、《湖南新元古代板溪群》、《湘东北前寒武纪地质与成矿》、《湘东南中生代岩浆岩演化与成矿作用》、《湘西北南华纪地层划分对比及年代学研究》、《湖南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及《湘东北前寒武纪基底组成和地质演化》、《华南板溪群划分及沉积岩相古地理研究》等专项研究工作。
至目前为止,湖南省完成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229 图幅,面积120575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8%;矿产地质调查165幅,占全省总面积的34%。矿产地质工作主要部署在湘鄂西成矿带、钦杭成矿带及南岭成矿带等重要成矿区带上。同时,湖南省还完成了涟邵盆地、长沙地区1∶5万片区修测总结工作。
其次,从完成的物化探工作来看。湖南省已全部完成1∶50万区域重力调查、1∶20万~1∶25万区域重力调查工作。全省已完成1∶5万高精度重力测量24幅,高精度重力测量主要部署在南岭地区铜山岭-祥林铺及郴州千里山-瑶岗仙一带。
自1956年以来,先后开展了1∶100万、1∶20万、1∶5万等不同比例尺的航磁测量工作,航测面积覆盖全省98%左右。其中,南岭地区有资兴嘉禾地区、湘东湘中南地区、湘中南地区、湘西南地区等完成了1∶5万航测工作,面积达13.3万平方千米;1∶10万的面积为7000平方千米,1∶20万的面积为4万平方千米。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