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黄金行业报告依据我国黄金矿企行业的相关数据,进一步分析国内黄金行业情况,市场结构及公司的相关指标,并得出结论认为,中国黄金储量有限,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若要维持当前产量,海外并购是一个重要手段。不同于以往受黄金价格驱动的并购,现在的并购趋于理性,溢价率有限。国内黄金的供需变动对黄金价格的传导,实际上是通过影响国际黄金的供需变动,从而影响到国际黄金价格,最终影响到国内黄金价格。我国黄金矿产主要集中在五大黄金矿企集团,但只有少部分资产在矿企集团旗下的上市平台中。因此,上市平台除了部分的矿产资源外,有很大一部分业务是对母集团及其他小矿企进行来料加工业务。黄金矿企的经营模式分为“黄金开采销售”和“黄金开采+冶炼加工”两种模式,其中第一种模式主要针对没有冶炼产能的小矿企,特征是收入端对金价敏感,成本稳定。第二种模式主要针对黄金矿企集团的上市平台,特征是金价上升时,冶炼毛利可能会受到压缩,因此具有一定的对冲效果,相对于第一种模式来说,对于金价不敏感。然而,不同于其他大宗商品,黄金供给相对稳定,黄金价格持续上升时,冶炼加工业务的毛利下降空间有限。
那么,针对中国国内的黄金市场情况,国外相关专业人士是怎样解读的呢?日前,笔者采访了世界黄金协会投资者关系项目总监John Mulligan。
笔者:目前有很多中国黄金矿业企业在国外经营矿山,您对中国黄金企业“走出去”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议?
John Mulligan:矿业企业“走出去”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和外国已经在开采的矿业集团进行合作,另一种是到现场去做实际采矿,这两者要区分开。因为这两种不同的途径对于风险因素的考量和期待值差别是很大的。
第一种途径,从全球的角度讲,如果去开采一个新矿山会比较耗时,也比较消耗成本。同时,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在全球范围内,未经开采的新矿已经很少了。的确,从一段时期的经验总结可以看到,全球正在运行的金矿采矿并购项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涉及过未开采的新矿,这样的项目数量之低是创纪录的,原因就是投入成本高昂。
第二种途径,在国外参与金矿开采的项目,一定要奉行负责任的原则,这也是企业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不但是中国企业,对于所有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及所做出的承诺,还有要满足社区的需求。同时,需要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学会管理期待值,比如当地政府的期待值、当地社区的期待值,甚至包括采矿矿区项目的期待值。矿业企业还要增强自身的沟通能力,能够向当地政府和社区清楚介绍矿山开采活动对当地的经济和社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往我们也看到一些因采矿引发的事件,这些事件根源其实就是由于结果与期待值不匹配,使得当地社区及政府,甚至矿区所在国的国家层面,都会对开矿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期望过高。所以,采矿企业如果不能够与当地相关方进行很好的沟通和理解,就会对采矿造成一些阻碍性的影响。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