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是中国矿业的摇篮,地矿科普资源丰富,有着3000多年的矿冶文明史。黄石又是“全国资源枯竭转型示范城市”,如何继续发挥矿业行业的引领作用,利用每年一届的地矿科普展,把“物质形态的地矿资源”放大转型为“精神形态的地矿科普旅游资源”,“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石”,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城市提供样板,无疑成为了重中之重。
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虽然距离9月26日开幕的黄石地矿科普展尚有一段时间,但国内外业内专家纷纷提前探访黄石,为黄石的转型发展和如何办好首届地矿科普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近日,国际著名火山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一行到访黄石,实地参观考察黄石的矿山与工矿遗迹,并与黄石相关部门及地矿专业学者座谈,为黄石的矿业发展及转型升级高端发声。
笔者:您觉得作为“中国矿冶文明摇篮”的黄石,当前在矿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发展?
刘嘉麒:第一次来黄石,对这里的自然之美、资源与历史厚重,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黄石的金属、非金属和能源资源丰富,品种较多,开发历史悠久,在世界矿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黄石的矿业为中国、为人类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当之无愧的矿冶文明摇篮!
我国现阶段的矿业是开发与破坏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现阶段黄石矿业也面临困难和问题,但只是采取简单的关停措施是不行的,唯有转型、并转才有出路。以前我们的矿业开采和管理都太粗放,“有水快流”,大小矿山一起上,结果造成野蛮开发、杀鸡取卵,留下后患!从矿业发展历史趋势上讲,我国的矿业还大有前途,处在“S”型发展轨迹的靠近中间位置,矿业的发展还没有到达顶部。矿业下一步发展关键是转型、创新,不能走老路。
笔者:加强地矿科普,也是实现矿业转型的路径之一。您觉得黄石在地矿科普方面该如何作为?
刘嘉麒:地矿科普这个主题很好,吻合黄石区域特色,又契合创新转型大的方向。把地矿科普这篇文章做好,实质上还是要把经济搞好,建立“能自己养活自己”的循环经济,用科普文化带动多元产业,回馈社会大众。
做好地矿科普,发展地学旅游,其实就是矿业转型的路径之一。现阶段黄石地矿科普的关键是要抓基础工作,挖掘好具体项目的小数据,用真实的数据支持项目的实施和科学普及的落实。要提醒大家的是,地矿科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特别是要基于黄石的资源条件,做好全域整体规划,请国内外多方面专家做好规划论证,具体到局部项目也要逐一做好规划设计和论证工作,做好了这些基础工作后再决定动手。一旦决定了,就要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持不懈地去做好做精。如果能做好,就不仅是黄石特色全域发展的成功,还会对全民族科学素质教育、中国矿业强国的实现及中国的转型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