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国家科技部资源配备与管理司、国家863计划资源领域办、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相关专家对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进行考察,一致同意该公司成为国家“863计划”《赤泥低成本处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示范》课题的协作单位。
中州铝业能获得国家科技部门的青睐,是因为近年来该公司全面贯彻中铝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葛红林“让科技创新流行起来、让科技创新的红利释放出来、让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迸发出来”的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转型发展。
科技创新,正如田径赛场上那支充满韧劲和力量的撑竿,助力企业不断实现着跨越发展。
降耗,提升发展的内在质量
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用较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价廉的产品。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强调,作为传统型产业的氧化铝生产,在行业技术水平大体相当的情况下,突破的依靠就在技术创新,谁掌握了一流技术,谁就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据统计数据显示,该公司2015年每吨产品综合能耗与2013年相比累计降幅约6%。今年上半年综合能耗较去年同期降幅达到2.43%。
综合能耗降低,其中固然有优化管理、精益操作的功劳,但科技创新的乘法效应同样惊艳。
为保证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能充分而快速地进行,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固体物料必须在磨细后均匀混合,这一过程在行业内被称之为“磨矿”。“磨矿作业过程的电耗是很高的,所以,改善磨矿作业条件、提高磨机生产率、降低消耗,对于氧化铝生产意义重大。”该公司第二氧化铝厂负责人说。
经过总结生产经验,系统分析流程,工艺技术人员开发出了“低品位铝土矿两段磨浮选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磨机台时产能得以提高、技术指标得以优化、流程通过能力得以提升,年创经济效益约3600万元。其中,磨矿电耗降低创效上千万元。该技术最终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
2014年到2015年两年间,该公司组织开展技术攻关34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达到80%,对降低成本的贡献率达40%以上。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