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近日印发了《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十三五”期间要以深地、深海、深空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构建向地球深部进军、向深海空间拓展和深空对地观测的国土资源战略科技新格局。9月19日,在国土资源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对《规划》进行了详细解读。
中国矿业报:为什么要编制《规划》,对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有何意义?
姜建军:“十二五”时期,国土资源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全面实施《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土地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地质勘查技术实现突破,地质环境保护成效明显,遥感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国际科技合作更加活跃。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基本资源国情没有变,资源在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总体态势没有变,国土资源工作必须深刻认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变化,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耕地资源保护、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能源资源保障、土地退化治理和地质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监管和服务效能提升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仍是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超前谋划、科学布局、用心指导,加快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步伐,支撑引领国土资源事业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
在此背景下,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的《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不仅是国土资源领域科技创新重点布局,更是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
中国矿业报:《规划》是怎样形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姜建军:《规划》编制历时两年多,经历了前期调研准备、专题研究、文本起草与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四个阶段。
2014年1月,《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编制工作组系统开展了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工作现状调研,初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组织了多次座谈会;2014年4月起,组织开展了深部矿产勘查科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护等专题研究,并形成了专题研究报告;2015年,编制完成了《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并两次征求了各省、直属单位的意见;今年1月起,《规划》编制工作组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讲话、国家有关科技改革最新文件、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部党组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充实《规划》内容,并征求了全系统46家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规划》送审稿。今年7月26日,国土资源部第16次部长办公会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日前,国土资源部正式印发了《规划》。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