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煤炭订货会可谓是故事最多的订货会,远远超出了简单的经济因素,涵盖着复杂多变的能源争夺、政治角力以及利益分配。2009年的煤炭订货会面临陡然逆转的供求关系,暗藏着更多的矛盾和平衡。
国家发改委分别向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下发了《关于召开2009年煤炭产运需衔接视频会议》(下称2009年煤炭订货会)的通知。
而且,国家发改委打算在12月8日公布2009年煤炭订货的框架方案。据了解,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次,煤炭价格继续实行市场定价,但未进行价格限制。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将建立完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业内专家认为这意味着煤价“双轨制”将终结。
发改委“放手”煤炭定价
今年上半年,市场煤炭价格一路飙涨,个别地区和煤种,重点合同电煤价格不足非重点市场电煤价格的一半。但自8月底开始,煤炭市场供求形势陡然发生逆转。特别是9月份以来,受世界经济下滑的影响,国内煤炭市场交易价格的泡沫破裂,虚高的市场煤炭价格大幅下滑,而执行计划价格的重点合同煤炭价格则保持相对稳定。
往年煤炭订货会上,因电煤资源紧张和煤价不断上涨,国家发改委不得不在逐渐推动煤炭订货市场化的同时,坚持煤价“双轨制”,限定重点电煤的上涨幅度,以保护电企利益。但煤炭供求形势的逆转背景下,煤价“双轨制”的大限或将来临?
而在发给煤电企业的内部明电中,国家发改委称将会同铁路、交通运输、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要求,研究确定订货改革和产运需衔接的原则、政策和铁路运力配置框架方案。
国家发改委已经初步确定2009年跨省区煤炭运力配置调控目标为8.46亿吨。
同时,国家发改委在给煤电企业的内部明电中,明确煤炭价格继续实行市场定价,由供需双方企业协商确定,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
“目前煤价‘双轨制’下,重点合同电煤价格和非重点合同电煤价格巨大的价格差距不断缩小,不少地区的重点合同电煤价和非重点合同电煤价格已经趋近,煤炭价格双轨制实行并轨的条件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中国煤炭市场网评论员李朝林说。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