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季度,特别是9月份以来,我国煤炭市场出现了不同程度供过于求的情况,市场煤炭价格大幅度下滑,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煤炭价格差距不断缩小,煤炭价格双轨制实行并轨的条件已经具备,实行煤炭价格单轨制的时机已经到来。
煤炭价格双轨制,造成多年来煤炭企业利润很少、效益低下,使煤炭行业成为公认的生活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福利待遇低、弱势群体集中的行业,影响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指出我国煤炭市场化改革任务还相当艰巨。受体制和制度的约束,煤炭价格的双轨制仍未打破,煤炭成本完整化的外部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煤炭市场商品煤价与电煤重点合同价格的差异逐年增加,价差已由2003年的33.3元/吨,增加到2008年9月的183.2元/吨;部分地区商品煤价与电煤重点合同价格差超过了200元/吨。煤炭价格双轨制造成了二者之间巨大的价格反差,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今年上半年,特别是7月份前后,由于全国煤炭供应特别紧张,重点合同电煤价格比较稳定,而市场电煤价格飞涨,造成重点电煤和非重点市场电煤价格差距悬殊,有个别地区和煤种,重点电煤价格不足市场电煤价格的一半。由于二者的价格差距很大,要实现价格并轨很困难。不过自今年8月份以来,我国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结束,煤炭交易的价格泡沫被挤压破裂,虚高的市场煤炭价格大幅度下滑,而计划色彩浓重的重点合同煤炭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不少地区的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电煤价格已经趋近。这样,双轨上煤炭价格的接近和相同,以致有的煤炭消费厂家已经开始打压重点合同煤炭价格,提出重点合同煤价下调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煤价的一致指日可待。
煤炭价格并轨并不意味着煤价上涨。就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煤炭价格并轨有可能造成短期内的煤价上涨,但从长期来说,煤炭价格的高低是由市场决定的,价格并轨并不意味着价格一定上涨。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上,也有过计划煤炭价格高于市场煤炭价格的历史。煤炭价格并轨后,完全市场化运作,市场竞争机制将会进一步完善,将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科学合理的市场价格。 (中国经济新闻网)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