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之下,陡峭的山坡上矗立着茂密的黄背栎和冷彬,高原、牦牛、玛尼堆……这就是希尔顿笔下的《消失的地平线》故事发生地——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
从香格里拉市出发,我们坐上越野车,沿着香木公路蜿蜒而上,60千米的路程基本都是沙石铺就的简易公路,汽车驶过,留下一骑烟尘。
一个半小时之后,我们达到了格咱乡下格咱村,群山环抱中有一片不大的平地,几排简易板房,普朗铜矿的“中枢神经”——项目建设指挥部就在这里。
“欢迎来到条件艰苦的普朗铜矿。”迎接我们的迪庆有色党委副书记曹宇和办公室干部杨亚伟说。他们穿着工装,鞋子上沾满了泥土。
这就是普朗。总投资达64.7163亿元、中国铜业公司和云铜集团(注:云铜集团隶属于中国铝业公司旗下的中国铜业公司)近年来投资最大的资源类项目。
这就是普朗。这个共探获铜金属量480万吨、黄金145吨、白银2754吨、钼19万吨的超大型金属矿,在经历了13年的勘探开发和基建历程之后,终于掀开了美丽面纱,于3月16日成功投料试车。
玉汝于成
其实,从2004年组建指挥部走到今天即将试车,其间经历的磨难与纠结,普朗铜矿的干部员工回忆起来,无不感慨唏嘘。
时光倒回13年前。2004年3月26日,为了科学勘探开发普朗铜矿,由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黄金集团公司、迪庆州投资公司3家单位共同组建了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然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普朗铜矿项目位于香格里拉,属于世界级风景旅游区和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又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州,生态环境脆弱,所在地域敏感,涉及少数民族事务,审批极为严格。
从一片人迹罕至的高原,到投建一座现代化的铜矿山,修路、征地、搬迁、场平、基建……要经历各种繁冗的审批协调程序,牵扯到村、乡、市、州、省、国家,一直到联合国。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