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行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上月开始填充国有第三个原油战略储备库,因中国政府利用低油价建立未来石油紧急供应缓冲机制。
据路透社报道,约七百三十万桶原油被注入青岛市黄岛基地的存储罐,其中逾半数来自沙地,在中国去年建立的两个储备基地上再增库存,监管此次原油运输的消息人士称。
「十二和一月将会向存储罐注入更多的石油,」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他熟悉存储罐动向和中国沿海港口业务。
「十一月初至少有两艘装载沙地石油的巨型油轮曾为战略存储卸货。」另一位消息人士称。由于此事的敏感性,他要求匿名。两艘巨型油轮能运载约四百万桶石油。
该讯息尚不能被确认,因关于中国政府新建石油库存的消息是国家高度机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新闻部未对此回应,负责新闻发布的国家能源局资讯政策处一位官员也拒绝对此事置评。
但是这一讯息支援了部分分析师此前数月的质疑,即中国近几个月强劲的原油进口部分是受库存注油驱动,而非炼厂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和石油需求消退,众多炼厂已经开始抑制生产。
上月资料显示,中国十月原油进口量同比增加百分之二十八。今年前十个月原油进口较上年同期上涨百分之十点六,尽管中国夏季经济增长率疲弱。十一月中国原油进口资料将于周三公布。
黄岛基地是中国四座战略汽油储备库中的第三座,可储备一亿桶石油,相当于每日约二十四万桶,占战略储备总量的近百分之四十。最后一座油库将于年底在大连交付使用。
国家发改委上月表示,中国已经完成战略储备第二阶段投资计划,将存储二千六百八十万立方米(约合一亿六千九百万桶)石油。
但是发改委并没有提供关于储备基地位置、投资规模和何时完工的细节。
前两处镇海和舟山油储基地建成并投入运营已一年有余,但是随着油价飙升,中国政府去年将储能为三千三百万桶的镇海油库租给中国最大的炼厂──中石化用以商业存储。当前尚不清楚中石化是否仍租赁此油库,及镇海油库是否填满。
(中国矿业网)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