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4月15日,诺德股份常务副总裁陈郁弼在全资子公司惠州联合铜箔25周年庆典上感慨到,“铜箔真的是有生命力的,你需要不断地跟它去谈恋爱,谈感情。我们从事铜箔生产20年,深刻地体会到,想做好铜箔真的不是那么简单。”
作为拥有丰富铜箔从业经验的前辈,陈郁弼作此感言的大背景是:受动力电池企业大幅扩产的强劲拉动,锂电铜箔需求量不断攀升。高工产研董事长张小飞博士指出,2016年动力电池产值同比增长70%,预计5年内动力电池将成为拉动锂电市场的最大引擎。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测,2016年动力电池铜箔需求量达到24900吨,到2020年锂电铜箔需求将超过10万吨,其中动力电池铜箔占比71.91%。
但现实却很骨感。我国专业生产铜箔且产能较大的企业数量约达20家,但大部分专注于传统覆铜板市场。国内外真正生产锂电铜箔的企业只有7家,其中共计5家在中国,分别是诺德股份、灵宝华鑫、嘉元股份、台湾长春、安徽铜冠。
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未爆发前,数码用锂电铜箔市场需求有限,尽管作为负极集流体,锂电铜箔却未曾受到电池企业重视,企业也不敢大幅扩建产能。随着动力电池市场强劲拉动,锂电铜箔企业纷纷大显身手。初略来看,有诺德股份旗下子公司青海诺德耗资24亿元建年产4万吨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项目;嘉元股份拟4.6亿元投建年产1万吨锂电铜箔技改项目;铜陵有色拟15.85亿建年产2万吨锂电铜箔项目……
尽管如此,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依然存在非常大的缺口。业内人士判断,2017年锂电铜箔供需不平衡现象将更加严重,缺口达11%。这主要源于锂电铜箔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动辄上亿的巨额投资形成高门槛,且受制于设备、人力、物力等因素影响扩产周期也非常长。
但无疑,巨大的市场缺口意味着铜箔企业大有可为。陈郁弼此前在东吴证券——高工产研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策略会也大肆感叹:“我做铜箔20年,铜箔市场从没像今年这么好过。”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