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政府利好政策频出的背景下,中国钢材市场出现反弹。国务院4万亿元投资计划将带来1亿吨钢材需求的巨大利好,大大缓解了钢铁行业恐慌情绪。央行宣布大幅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将缓解钢铁业资金紧张局面。自2008年12月1日起将取消67个税号的钢铁品种的出口关税,占到钢铁出口板块品种的近七成。上周(12月5日至12日)中国钢材市场价格整体延续上涨态势,建筑钢材报价小幅上涨,中厚板小幅上涨;冷轧板卷价格继续反弹;大中型材价格基本稳定;热轧板卷周末时价格出现一定幅度回调。
政策面的消息对恢复钢材市场信心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不过,需要看到的是,近期钢材价格反弹最直接的因素来源于产量减少。由于钢材价格前期大幅回落,钢铁生产商为缓解资金紧张,积极消化库存,且采取了减产停产的措施力挺市场。国家统计局 12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生铁产量为3,351.6万吨,同比下降16.2%;粗钢产量为3,518.9万吨,同比下降12.4%;钢材产量为4,230.1万吨,同比下降1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3%钢铁企业还采取了各种价格措施确保钢材销售正常进行,如下调钢铁产品出厂价格。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仅仅上涨2.0%,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10月份同比上涨15.3%。此外,生产商还给予代理商高额补贴,生产企业面临亏损困境。10月份71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 58.35亿人民币,全行业面临亏损。
市场在经历了一段异常低迷的时期后逐渐转暖。在钢铁企业、钢铁贸易商的努力下,在众多宏观利好因素支撑下,钢材市场逐渐回暖,钢铁产业逐渐升温,部分中小钢企宣布复产。11月份以来,河北省唐山部分钢铁企业陆续复产达产,截至12月8日,停产装备产能占全市钢铁产能的比重由9、10月份的58%降至28%,五成以上停产产能恢复生产。
但是钢材市场未来需求并不乐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2月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1月宏观经济现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38.8%,比10月再降5.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继续大幅下跌,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等13个行业不足40%,尤其以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为最低,不足30%。生产指数下降略有减缓,11月生产指数为35.5%,比上月下降8.8个百分点,降幅小于新订单指数0.8个百分点。17个行业低于50%,尤其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7个行业为最低,不足 30%。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