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报道,近日由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大商所支持的“2017年国产铁矿石产业链高峰论坛”在合肥举行,国内外矿山、贸易商、钢厂、金融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与会嘉宾表示,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处于产业链中间位置,行业的价格波动对上下游会产生重要影响,铁矿石期货在企业规避市场风险以及上下游市场定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据了解,近几年,商品价格波动常态化,货币政策、汇率波动、产业政策变化都会影响黑色商品的价格。钢价涨跌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价格下跌,存货(原燃料、在制品、库存商品)跌价损失大,侵蚀经营成果;价格上涨,锁定价格的长期订单,在原燃材料成本上升时,侵蚀经营利润。钢企对此无法控制,行业人士普遍认为这是钢企的痛点。
据南钢证券投资部蔡拥政介绍,钢企经营的内部难点包括生产和销售两端。在生产方面,企业难点是如何降低库存成本和风险,把资金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并以最低的库存进行投资。在销售端,企业需要重点思考如何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和产品选择。对于贸易商而言,如何尽量满足客户个性化的提货计划,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并加快货物周转,是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实际上,近年来即期采购、即期销售的模式,容易受市场行情的冲击。加之受钢铁行业金融化的影响,钢材价格和铁矿石等原料价格不同步,进而带来产销两端的“剪刀差”问题和进出口量增加后的汇率波动风险等,使得钢铁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
期货日报记者发现,铁矿石现货价格波动极大,同时单位货值低、波动比例很高,即使是在2013年以来的单边连续下跌走势中,也有幅度不小的局部上涨行情。最近一次就是今年1月以来的上涨,普氏指数从38.5涨至3月底的64.2,幅度高达66.7%。对于涉矿企业来说,现货的波动给企业的销售价格或采购成本带来了极大风险,企业有必要利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
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黑色商品的金融属性不断增强,行业定价从传统的垄断定价向市场定价转移。“境内、境外黑色产业链期货陆续上市,上市后的交易日渐活跃,具备深度套保容量,给钢企提供了一个规避风险的渠道。”蔡拥政说。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