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关税政策
●加大重要原材料产品的收储力度
●对有色金属行业采取特殊措施
●加快推进油气和化肥产品定价机制改革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工信部针对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的原材料工业将出重拳,从七个方面强力助推市场稳定发展。
“钢铁企业的积压问题极其严重。”一家钢铁集团国贸公司的总经理叫苦不迭,说现在的市场状况“非常不好”。他和另外一家钢铁企业法务部门的负责人都认为,包括大的钢铁公司在内的企业的积压问题“直到明年上半年都会存在”。
加大收储力度
据工信部网站最新消息,原材料工业从7月初开始出现下滑,进入9、10月份以来,形势急转直下,生产经营状况急剧恶化。
首先,生产大幅回落,企业大面积减产停产。9月、10月、11月,钢产量连续三个月同比负增长。其次,价格暴跌,行业出现整体亏损。原材料价格普遍下跌40%以上。三是库存急剧增加,资金周转困难。四是资源对外依存度高,高价原料难以消化。
根据上述消息,我国52.6%的铁矿、65%的铜矿、50%的氧化铝、35%的铅锌矿、60%的钾肥、70%的天然胶、50%的乙烯及衍生产品依赖国外进口。目前钢铁企业库存和持有协议的高价矿石达2.2亿吨,平均价格比当前高40美元/吨。
由此,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公布消息称,要通过七大举措促进原材料工业的稳定发展。其中调整关税政策和加大重要原材料产品的收储力度成为首要之举。
上述企业总经理认为,降低关税,从长远看对钢铁企业是有利的,但是“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除非加大降低力度才有效”,同时他认为,关税不可能降得太低,否则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和争端。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