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逐渐成为各国经贸往来的“通用语言”,并在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稀土行业的国际标准却一直空缺,严重制约着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稀土生产、交易及应用。制定稀土行业国际标准,争取行业发展国际话语权,成为我国一代代稀土行业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追求。
近年来,我国稀土企业纷纷发力,力争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稀土行业的国际标准建言献策,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矢志不渝 无数稀土人得偿夙愿
孙广杰是北方稀土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作为企业的一员,他对稀土行业国际化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感受深刻。孙广杰介绍说:“我国逐渐从稀土资源大国转变为稀土生产和出口大国,并积极致力于稀土工业标准体系的建立。1997年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对于规范行业运行,提升产品质量意义重大。”然而在我国的稀土行业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的时候,稀土行业国际标准体系却始终空缺。“没有统一标准,我们只能按照不同的客户需求组织生产,在出口贸易过程中也容易形成争端。”孙广杰道出了许多人的感慨。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从2000开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多次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申请成立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但由于开展稀土国际标准工作的渠道不通畅,我国难以获得全部ISO秘书处成员国的支持。
2014年,关注到国际稀土产业格局的变化,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再次积极推动ISO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事宜。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各方大力支持下,2015年9月,ISO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功获批。广大稀土工作者多年的夙愿终成现实。
短暂的欢欣鼓舞之后,每一位稀土工作者都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有了ISO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稀土行业国际标准的工作便迅速被提上日程。
2015年9月,ISO大会通过决议,正式成立ISO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由中国承担。从那一刻起,稀土行业国际标准的制定正式拉开序幕。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