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周末》主办的“共建ESG生态——第四届ESG生态共建主题活动”上,华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刚矿业”)凭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卓越实践,荣膺“2025年度ESG竞争力企业”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华刚矿业ESG工作的充分肯定,而且彰显了华刚矿业在绿色矿山和负责任经营方面的标杆地位。
在全球矿业发展的历史叙事中,资源开发往往伴随着环境争议与社会矛盾。令人惊喜的是,在刚果(金)广袤的土地上,一家中国矿企正以创新实践重新定义资源开发的生态逻辑。
从华刚矿业最新发布的ESG报告可看出,作为中非合作的标杆企业,华刚矿业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不仅实现了从合规经营到创新引领的跨越,而且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共生共荣的新路径。其经验表明,当代矿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从资源储量转向责任担当,从短期利润转向长期价值创造。
科技赋能绿色转型:
重塑矿业生态足迹
不同于传统矿业“先开发、后治理”的粗放模式,华刚矿业以“生态矿山”理念为引领,构建了覆盖采选冶焙烧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体系,其核心在于通过系统性创新驱动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平衡。
在研发建设层面,华刚矿业建立“制度—团队—投入”三位一体的创新保障机制,通过持续优化《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研发流程,组建占中方员工19.88%的98人专业研发团队,并投入3474.42万美元的科研经费,为技术创新提供体系化支撑。
在成果产出层面,华刚矿业形成“课题攻关—荣誉认证—专利布局”的转化链条,开展70余项科研课题,获得7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含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发表87篇科技论文,为全球行业发展和国家科技进步贡献了华刚智慧;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荣获专利授权32项、软件著作权5项。
在科技赋能绿色转型层面,华刚矿业系列创新成果深度融入采选冶焙烧全流程生产实践,通过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构建、清洁能源替代应用及复杂资源高效分离技术落地,系统性重塑矿业开发生态足迹,推动传统高耗能模式向“资源高效—环境友好”新范式转型。一方面,华刚矿业通过尾矿库回水综合利用项目实现水资源100%循环利用,显著降低了水资源消耗,达成“零排放”目标并提升旱季供水抗风险能力,确保了厂区生产供水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秉持“精细化管理、绿色低碳”理念,以水电站供电(占比86.03%)为主,通过专线直供减少电网依赖,柴油汽油消耗量低,制订4项能源管理制度,以技术创新提升能效,显著降低碳排放,实现能源结构优化与清洁低碳运营。其研发的“梯级浮选+高强磁选”技术,实现氧化铜精矿、硫化铜精矿、浮选钴精矿和磁选钴精矿的高效富集和梯级分离,攻克了“硫氧混合”铜钴资源高效利用世界性技术难题,工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引进奥图泰新型垂直稳流绿色清洁萃取装备,与传统萃取装备相比,新型装备在智能化控制下,电力消耗节约40%,萃取剂和煤油的消耗分别下降达39.13%和45.11%。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