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炮“打筒”,也叫放空炮。它是指当炮眼中炸药爆炸后,形成的爆炸冲击波难以克服岩石的抵抗作用,爆炸气体沿炮眼喷出,只在眼壁和眼口处稍有破坏,这种现象就叫“打筒”。
1、放炮产生“打筒”的主要原因是
(1)封泥充填质量不好,使用煤块、煤岩粉、药卷纸充填炮眼或充填长度不够,当炸药爆炸后克服不了岩石的抵抗线,产生放炮“打筒”;
(2)炮眼间距过大,炮眼方向与最小抵抗线方向重合,由抵抗最薄弱点(炮眼口)冲出,产生“打筒”;
(3)装药量不足,或雷管与炸药质量差。
2、预防“打筒”的措施有
(1)根据岩层或煤层的可爆性,合理确定爆破参数,正确布置炮眼;
(2)不使用受潮、硬化变质的炸药;
(3)保证炮眼封泥长度、材料质量和充填质量;
(4)放炮后发现有“打筒”炮眼,必须在距老眼300mm以上的地点重新打眼。在瓦斯矿井中,须将老眼用黄泥封住,以防在炮眼里积存瓦斯。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