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进出口商品价格的确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是企业对外开展业务时必须面临的问题.利用成本导向定价法是最主要的一种定价形式,为外贸企业广泛使用。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时,只需要了解有关进出口商品的成本和相对于成本的利润率(或利润),并以相应的外币表示,即能获得基本价格。
以出口商品为例,出口商品的基本成本要素包括:
(1)出口商品生产成本或采购成本 (2)装运前融资利息成本 (3)出口成本及费用(包括出口包装、国内运输、保险费用、码头费用、仓储费用、各种国内税、海关关税及费用、出口企业管理费用等) (4)装运后的融资利息成本和银行手续费用 (5)可能的汇率变动成本 (6)国外运费(自装运港至目的港的海上运输费用) (7)国外保险费(海上货物运输保险) (8)如果有中间商,那么还应包括将支付给中间商的佣金 (9)出口商预期利润率等
出口商在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方法时,应根据买卖双方所确定的贸易术语,首先确定出出口商品的总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出口商品利润,即得到出口商品的价格。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