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16-2.20)钨产品市场峰回路转,价格出现下跌,分析人士称,主要是前期市场惯性思维引导钨精矿和APT市场强制冲高,而实际情况是大环境和钨市场需求并无太多好转,因此本周出现回调。 
  上周钨精矿市场在不出货阵营的带领下,价格一度稳定在6.5万元/吨或以上,但无论是采购商还是供应商,均表示成交稀少。在本周初,随着市场承受能力的不断下降和国际市场的不景气影响,国内钨精矿价格开始回调,厂商报价小幅下跌至6.4万元/吨。同时,由于钨价正处于历史低位,地方和企业都开始想方设法抢占资源,以期今后拥有优势。一是赣州市政府、当地银行以及当地钨矿山三方商议进行钨矿储备,据悉,截至目前还没有详细措施和实际行动出台;二是厦门钨业投资500万美元建鹭翔矿业有限公司,在卢旺达开发非洲最大的钨矿之一——尼亚卡班钨矿;三是湖南也拟出台一揽子减负政策帮助矿山企业过冬;四是国家也出台措施,对钨、锡、稀土等实行保护性限制开采。 
  由于钨砂价格再次回落至0.84-0.85元/吨度(不含税),此前比较活跃的贸易商开始有抛货的打算,不过无人敢接手。而此前一直在坚持不出货的广西、云南、福建等地的供应商,现在又只能将价格上涨的期望时间再次延后,继续观望等待。 
  本周APT价格也是应声而落,厂商报价勉强维持10.0万元/吨,据消息人士透露,实际成交价格已经达不到这个水平,本周的成交基本都在9.8-9.9万元/吨。碳化钨粉市场在本周暂时平稳,江西地区价格在163元/公斤左右,广东、福建、自贡等地区在165元/公斤左右,市场成交一般,业内人士表示在下周可能会出现价格下跌。钨酸钠市场在本周依然低迷,厂家纷纷表示没有成交和需求,开工企业还不到50%,价格稳定在8.2-8.4万元/吨。 
  钨铁市场在本周没有变化,国内外需求一样低迷,国内高的报价在12.8万元/吨,低的报价在12.0万元/吨,欧洲钨铁价格虽然也保持在29.5-31美元/千克,但需求疲软。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