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
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4839
客户咨询热线:0315-2738258 13303155855
热门关键词:铁矿 锰矿 勘探设备 破碎机 磁选机 矿山 采矿设备 铬矿
当前位置:矿业网知识信息安全环保矿山安全 → 刍议“疣”的特点危害与预防
刍议“疣”的特点危害与预防
http://www.ky81.com 时间:2009/3/18 16:30:09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2812

  我们的先辈在煤矿生产建设中,把遇到无煤柱、断层、水等自然灾害叫作“病”,而把


  落煤后在顶板与煤层中极易滑落的各种块体和裂缝叫作“疣”,其裂隙叫作“疣口”。这“疣”全国各地叫法不一,比如河北省井陉、峰峰等矿区则将其叫作“痹”。由于它对顶板管理、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自古矿山工作者,尤其是矿工对它极为重视。笔者每想起30多年来伤亡的数十名战友,他们一半以上是吃了“疣”的亏时,就无不痛心疾首。因此,我和老同事,尤其是老矿工一道,积数十年之沉痛教训和经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这类“疣”的种类、成因、名称、特点、危害及预防方法做如下粗浅总结和论述,仅供同仁参考。


  (1)“疣”的分类与成因。一般分为3类,即“原始疣”-----指在煤、岩层形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和矿物的结晶及沉积作用而成;“构造疣”-----是煤、岩层形成后在激烈的地壳运动中受挤压和扭曲作用而成;“矿压疣”-----是在煤层开采时由于采动作用而成。


  (2)“疣”的名称、特点与危害。按古今矿工们对各种“疣”的叫法分述如下。


  ①按形状分。有“升斗疣”(包括方、圆两种)、“荞麦疣”、“锅盖疣”、“船形疣”、“老鸹背”、“老君帽”……其特点是尽管它们形状各异,但都是上小下大,落煤后极易滑落,造成局部冒顶,以至伤人;遇到淋头水时危害更甚。由于这些“疣口”面滑,且又常被极薄的矸石片掩盖,因此,工人们总结说:“上小下大,睁眼(指裂隙张开)就下!”。可见,一时不慎,就会受害。


  ②按活动趋势分。有“初坡疣”(初坡为土语,即溜坡)、“合扑疣”。“初坡疣”多存在于采空区,单个极少,一般以多个方式出现,而在晋东南煤层中则普遍存在。这类“疣”如在煤壁上,则随时可能顺光滑的“疣口”面溜下来,推倒支护,压伤人员。“合扑疣”,其特点与上同,只是倾向与上相反,即倾向于煤壁上,在矿压和“疣”本身重量作用下,极易压酥下部煤壁,形成伞檐,造成“头重脚轻”,下落伤人;如在顶板上,则会因出现的伞檐而使压力加大,从而增加顶板管理难度,甚至造成冒顶。


  ③按位置分。有“临帮(壁)疣”。就是“疣口”走向与煤帮平行,如临巷帮,则极易发生连续片帮;如临回采工作面煤帮,则顶板极易沿煤帮切下,造成特大冒顶事故。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刍议|疣|特点危害|预防
【字体: TOP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资讯
  • · 首个煤炭双重预防机制地方标准出台    (2018-10-13)
  • · 徐绍史:2010年国土资源部七大工作重点 预防土地整治腐败    (2010-01-29)
  • 发表评论
    满意程度: 一般
    评论内容:
    矿业访谈
  • 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负责人…
  •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决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详细]
  • 专访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
  • 贝尔格莱德5月9日电(记者陈文仙 石中玉)紫金矿业(17.230, 0.01, 0.06%)集团股份有限… [详细]
    关闭
    0315-2738258 13303155855 工作日:8:00-23:00
    周 六:8:00-23:0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