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23日发表声明称,美国与欧盟当天就中国限制出口稀有金属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此举也成为奥巴马今年1月就职后,美国向WTO起诉中国的首起案例。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方有关原材料出口政策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旨在保护环境。
【欧美起诉理由】此举伤害了国外的“下游生产商”
美国和欧盟向WTO提起诉讼,称中国在工业原材料方面设置出口限制,指中方试图借此使本国工业享有优势。
美国贸易代表柯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已经就此向中国交涉两年但没有取得进展,他声称美国必须“坚持我们的利益,这样美国生产商才能获取公平竞争的环境,更多的美国工人才能重返工作岗位”。
欧盟也在声明中指责中国的行为违背了国际贸易准则。欧盟在一份声明中称:“欧盟23日提请WTO审查有关中国限制出口几种主要的稀有金属问题,这一决定违背了国际贸易准则。”
美国官员指出,受到影响的贸易达几十亿美元,中方令其产业获得不公平竞争优势。美国官员表示,中国此举伤害了国外的“下游生产商”,例如铝制品生产商和钢铁厂商,因中国的出口限制不仅妨碍了他们获取原材料,提高了原材料的国际市场价格,同时降低了中国国内生产商的成本。
美国官员表示,向WTO提交的申诉案件中涉及九种原材料,包括铝土矿、焦炭、萤石、镁、锰、金刚砂、金属硅,黄磷和锌。
【诉讼程序】当事国之间进行双边协商
美国与欧盟执委会将首先在WTO正式寻求与中国磋商,如果磋商破裂,60天后的下一步就是请求WTO专门小组就此事举行听证。
此前,美国和欧盟未能说服中国削减出口关税并提高锌、锡、钨和黄磷等原材料的配额。根据WTO的规则,出现类似争议将首先在当事国间进行双边协商。若协商失败,双方可要求成立争端处理小组。
在WTO体制下,一个完整的争端解决程序包括以下四个环节:磋商、专家组程序、上诉程序、裁决的执行监督程序。
根据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诉讼程序,如果在60天之内磋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话,起诉方可以向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要求建立一个专家组,调查出来之后,大概在9个月内作出裁决,对裁决结果不满意可以上诉,最后裁决的结果将成为诉讼的最后结果。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