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六部门联合下发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允许指定的、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支持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这标志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由原来的号召层面正式向具体操作层面推进."上海金融学院副院长贺瑛如是说.
上海五矿或首家"试水"在办法正式出台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随即启动,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五个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地区之一,上海本地企业正试图夺取全国的首单业务.
消息人士透露,上海市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上海五矿)很可能成为"办法"生效后的首家"试水"企业,而香港有望成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首站.据了解,上海五矿的交易对手为一家香港企业,贸易金额合计人民币1167万元,承接该项业务的是中行上海分行.事实上,早在4月份,上海五矿就已着手筹备相关事宜.
将降低企业结售汇成本目前,包括中行上海分行、交行上海分行在内的沪上银行也在紧锣密鼓筹备进行人民币跨境结算工作.根据"办法",从本月起,上海、广州等5城市的指定企业将获得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资格,同时,符合条件的境内商业银行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并在条件成熟时,向境外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
人民币结算将降低企业结售汇成本.目前银行对大型企业结售汇有一定的优惠空间,但小型外贸企业的兑换成本基本与个人相同,为3‰.
贺瑛教授表示,"对于上海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可以规避汇率风险.不过,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目前情况而言,最有可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是那些对外贸易有优势、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和业务,以及与我国有货币互换协定的国家和地区."据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我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使用第三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时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由于上海市和广东省在企业选择和政策配套等方面准备比较充分,为顺应国内外市场和企业的要求,国务院决定在以上国家和地区首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人民币结算尚需"过槛"瑞士友邦银行上海首席代表余屹认为,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尚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目前海外人民币来源主要是和我国互换获得的人民币资金和通过出口获得的人民币资金,存在很大局限性;二是人民币充当贸易结算货币,国外进出口商将产生人民币资金的结余,短期内中国的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应吸纳该国的人民币资金存款,长期国内金融市场应当逐步对海外人民币资金回流开放;第三,人民币结算必然会对我国金融管理能力、金融人才储备和银行国际化的竞争力提出挑战,随着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的建立,跨境贸易结算也可能对当前进出口核销制度操作性带来新的难题.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