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中国五矿集团总裁周中枢乘飞机飞往位于澳大利亚东北地区昆士兰州的Century锌矿.这是一次让周激动不已的旅程,这座全球第二大的锌矿,将从此易主,纳入五矿麾下.从当天日程上,也可以看出这是一次经过精心安排的顺利过渡:在Century,周中枢与矿山管理团队会晤,听取汇报,并与矿区土著首领、矿山员工共进午餐.此外,他还将象征性地摁下这座矿山的开采爆破按钮,将周的情绪推向顶点的,正是这个类似于"开启香槟酒"的仪式.
即便10天后在北京面对《环球企业家》时,提及此,周中枢立即兴奋不已,"我就想,一声炮响,这些资产可都是我们的了.以前在发展中国家,我们也有收购,但有些是参股的,全资收购的哪有?"他正了正领带,补充说,"这还是西方主流矿业公司,所以当时我很兴奋."在周中枢充分享受着激动的行程时,在墨尔本的OZ Minerals总部,却是另一番异常忙碌的景象."6月16日,双方开始正式交割."参与此次交易的中国银行相关人士告诉本刊,包括交易双方--五矿、OZ Minerals,以及提供融资的银行(为五矿方面提供融资的为中国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作为财务顾问的投行等等,都派出了各自的律师,在现场办理各项交割的手续.自此,身为全球第二大锌公司、澳大利亚第三大矿业公司,且在锌、铅、铜、镍、金、银等资源上拥有可观储量的OZ Minerals,将其Sepon、Golden Grove、Century、Rosebery、Avebury、Dugald River、High Lake、Izok Lake矿山,及其它处于勘探和开发阶段的资产,全部出售给了来自中国的五矿.
对于五矿而言,这更像是一场经历风雨坎坷而迎来的丰收时刻,尽管忙碌但却充实而欣喜.始于2009年2月异军突起且波澜壮阔的中国公司赴澳洲收购矿产资源的大潮,此时已伴随着中铝195亿美元的"世纪大交易"以被收购方力拓的最终反悔收场而渐渐平息.很遗憾,中国公司没能再现1970年代日本企业大举收购澳大利亚资源的辉煌.
如今,面对已经回暖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及资本市场,中国买家们当初财大气粗的优势已渐渐褪色,事实上,在中铝力拓及五矿OZ交易的关键时刻,更多的竞食者甚至搅局者已足以让债务缠身的卖家眼花缭乱.期间,澳大利亚政府尤其是反对党方面,亦充当了"麻烦制造者"的角色.在五矿OZ交易中,澳大利亚财长韦恩?斯万(Wayne Swan)曾以"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为由,在今年3月27日否决了这一收购(参见本刊2009年4月20日刊《五矿再赶考》).而在中铝力拓交易之初,斯万即表示,澳洲政府将着手修改《国外收购及并购法案1975》,以"确保国外投资者对澳洲企业的投资不会对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造成损害."而且,正是澳大利亚财政部下属的外商投资审核委员会(FIRB)"适时宣布"延期90天公布审批结果的决定,为力拓谋得更多出路赢得了时间,并最终让交易验证了"夜长梦多"的谶语.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