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案”再反思:为何“一顿饭就可问到消息”
突如其来的力拓员工“间谍案”仍没有揭开全部面纱,与此同时,目前中方仍在与力拓、淡水河谷等矿山企业进行铁矿石谈判,中方坚持长协机制的态度没有改变。
或重审铁矿石进口资质
在力拓中国铁矿石业务总经理胡士泰和其他三名力拓工作人员被拘后,市场一度认为这将影响目前中方“孤军奋战”的铁矿石谈判,因为胡士泰本人正是力拓谈判组成员之一。
据从负责协调此次铁矿石谈判的中国钢铁协会内部人士处了解到,供需双方的谈判并没有因为力拓“间谍案”而停滞,中钢协方面仍希望能与矿山企业达成长协矿价协议,“毕竟长协矿机制在今后几年对中国利大于弊。”
而接近谈判的一位国内大型钢厂的高层也透露,中方希望在7月底前能出正式的谈判结果。
又从多家钢厂了解到,从上周到本周,包括华菱钢铁、河北钢铁和鞍钢在内的多家钢厂,原本都有与胡士泰见面的计划,目前这些见面都只能取消。而目前钢厂主要是在按照日本钢厂与矿山企业确定的“首发价”,来预付铁矿石长期合同的进口款项。
某业内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同品质的印度现货矿到岸价已经高于日本与澳大利亚签订的长期协议“首发价”8~10美元/吨,并且与巴西的长期协议价持平。
而根据数据监测,截至7月10日,国内19家港口铁矿石库存已经超过了1亿吨,目前到港的铁矿石基本都是现货,并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但成交较弱。
据了解,国内钢材价格已经连续十几周上涨,而具有钢材市场风向标之称的宝钢,在大幅上调7月出厂价格一个月之后,又上调了8月主要品种的出厂价。
一位长期关注钢铁和铁矿石行业的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国家调查力拓“间谍门”事件,可能也是为了整顿国内混乱的钢厂和贸易商秩序,而不在于今年的铁矿石谈判。中方有可能接受日韩等亚洲企业谈定的降价幅度,只不过执行这一降幅的时段可能会是半年期(2009年4月到9月)。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