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商务部会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五矿进出口商会正在调查进口商有无投机采购的问题,将重新审核铁矿石进口许可证,其中很有可能将取消30家左右的铁矿石进口资质,几乎全部为贸易商。
显然,“力拓间谍案”的主角胡士泰被上海市国家安全局拘留后,中国在铁矿石问题上采取了第二步实质性行动,不仅“对外彻查泄露国家机密”,而且开始“对内严查内鬼”。业内人士分析称,这表明了中国政府确保铁矿石谈判合理合法开展的决心。
目前中国有112家企业拥有铁矿石进口许可证,其中70多家为钢铁企业所属的贸易公司。
福建闽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学标表示,铁矿石进口秩序非常需要整治,这个市场很混乱,确实存在一些企业和贸易商利用多进口倒卖的问题,而很多中小企业也只能通过买高价矿获得资源。
河北省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说中小民营钢企和贸易商炒矿,超量进口,但是逢低多进货显然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中国铁矿石进口秩序混乱的问题不在这里。
进口许可证制度存漏洞
上述福建闽钢集团正是112家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之一,其400万吨产能在国有钢铁企业中算是小企业,但其每年都需要700万吨铁矿石,其30%采购现货,20%自产,剩下的50%仍然需要长协议供应,这成为中国钢铁企业多元化采购的一个典型样本。
“铁矿石进口许可制度实际上也就是从2005年才正式推行,这几年铁矿石倒卖中出现的问题与国内持续增加的钢铁产能有关,但是好像出现了代理制度后,这种现象更严重了。”一家河北省年产能在300万吨的中小型民营钢企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铁矿石代理制当初推行的初衷确实是为了整治进口的问题,普遍认为的直接原因是,进口企业数量众多、抢占资源,造成价格虚高。为了整顿市场秩序,使进口铁矿石管理规范化,从而防止中国市场形成“一种产品,两种价格”的局面。
2005年3月,中钢协和五矿进出口商会共同制定《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和申报程序》,由中钢协负责登记审批生产企业,五矿商会负责登记审批贸易企业,将铁矿石进口企业数目由最初的523家削减到118家,包括70家钢企和48家贸易商。到2006年和2007年,又通过两次的缩减,减少到现在的112家。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