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力拓"间谍门"或成首张"多米诺骨牌".
"中国铁矿石的海外谈判为什么屡谈屡败?这里面肯定内情,有间谍这事毫无疑问,有窃密的就一定有泄密的,那么也势必牵扯出更多的人,查到最后也许有10多个被告都是有可能的."一个不愿意吐露姓名的知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候表示.
"间谍门"或将影响《保密法》修订对于"间谍门"事件,眼下何为间谍?所窃何密?成为整个事件中最扑朔迷离的两个问题.
"虽然还没有得到官方最终证实,但国内这么多钢厂几乎同时被集中曝光,既说明力拓'间谍案'影响面之广,也说明我国铁矿石市场中确实存在潜规则,同时反映出中国铁矿石进口市场或许存在的不正当贸易行为."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钢铁分析师赫荣亮分析道.
根据我国1989年5月起实施的《保密法》的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国家各级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均有权定密.
因此,由于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铁矿石谈判中,中方的铁矿石谈判策略以及国内铁矿石的库存天数、毛利率、吨钢原材料消耗以及生产采购安排等均可被列为国家秘密的范围,而中钢协,甚至大型钢铁企业等单位,就有权为自己的文件自行定"密"."著名证券经济法律师武峰表示.
退而言之,即使不涉及到密级问题,只要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了我国铁矿石谈判相关的商业情报,也触犯了我国刑法"侵犯商业秘密罪".
巧合的是,就在十天以前,6月27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下称《保密法》修订草案)全文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
"这个件事情(间谍门)会对草案以后的定制有影响."武峰断言.
但对于"间谍门"事件,这也许只是冰山一角.
大型能源战略合作应增强安全意识"有可能会暴露更多的案件,不能说是潜规则,但确实存在的.但不会对整个大环境造成影响,而这种事有可能以后会暴露的更多,因为国家也在强化这方面的管理,法律也在完善.对中国的一些人员也是有警示作用."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中心主任孙飞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