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各个品种黄金累计成交4032.27亿元,会员代理业务占比持续攀升,个人实物黄金投资正迎来高潮.
本月初,位于上海黄金交易所大楼的一家金店,迎来了国内首位一次性花费逾千万元购买50公斤金条的"金民",备受市场关注.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预示着黄金现货投资市场个人实物黄金投资时代的到来.
上海黄金交易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代理业务的大力推动下,交易所数据开始节节攀升:今年1-6月份,上海黄金交易所共成交各个类型的黄金品种合计1997.94吨,合计成交金额达到4032.27亿元,同比增长5.13%,年内累计交割黄金约243.20吨,本年累计交割比达到24.35%.
其中,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代理业务出现持续增长,代理业务占比从1月份的42.14%增长到6月份的47.30%;铂金代理业务占比更是从1月份的47.30%增长到6月份的64.05%.
上海黄金交易所副总经理宋钰勤指出,目前,上海黄金交易所的运行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际金价高位震荡,国内外黄金差价扩大;另一方面,黄金个人业务量大大增加,黄金期货的推出大大推动了市场套利交易的增加,夜市交易日趋活跃.
在个人黄金代理业务的快速发展中,商业银行机构表现尤为突出.分析人士指出,今年,随着兴业银行(601166,股吧)(601166)、民生银行(600016,股吧)(600016)、深发展(000001)、招商银行(600036,股吧)(600036)、华夏银行(600015,股吧)(600015)、交通银行(601328,股吧)(601328)、工商银行(601398,股吧)(601398)等商业银行相继推广个人黄金业务,以及开放黄金延期业务的个人交易,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黄金业务还将出现大幅度的增加.
除了商业银行机构,综合类会员的代理业务也开始出现日渐活跃的特点.
宋钰勤指出,综合类会员凭借其对黄金市场敏感度高、客户拓展能力强的优势,广泛开展代理业务,其市场份额增长较快,推动了黄金交易所交易量增长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