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家、118家、116家、112家、10家!在铁矿石价格一路疯癫猛涨时,具备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已从2005年的523家锐减到112家,接下来,将可能会降至10家以内!
7月17日,中国钢铁协会(以下简称钢协)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政府支持下中钢协和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五矿商会)正加大力度整肃铁矿石贸易市场,计划进一步缩编国内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对于缩编数量,消息人士透露,工信部设想将进口资质企业控制在10家内,并接受政府监管.
而力拓"间谍案"的一再扩大,不仅暴露了中国钢企存在的"内鬼"问题,也进一步暴露了铁矿石谈判背后各种利益的激烈博弈,但同时,似乎给了中国一个整顿国内进口钢企乱象的恰当时机.
中钢协的尴尬
近日,上海警方以"涉嫌窃取国家机密"带走了力拓上海方面的4名员工.随后,身兼首钢国贸的总经理助理和矿业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的谭以新被警方带走.据相关消息透露,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山东、河北、辽宁等重点钢铁省份展开调查.
"国家安全部门的介入,中钢协也没有想到,不过抓人前中钢协已经接到通知了."中钢协内部人士称,中国钢企在铁矿石谈判中的各自为战、"内鬼频现"以及铁矿石贸易的混乱问题,并给中国带来的损害,在这几年的铁矿石谈判中一直存在,商务部、中钢协和五矿化工每年都在进行整顿,但是效果一直不好.对此,中钢协曾经多次向政府反映过情况.
该人士认为,政府部门肯定高度关注已久,国家安全部门的介入也应该已有时日,并掌握了充足的证据才出手.不过中钢协也是在力拓相关员工即将被逮捕前才接到上面的通知,对之前的调查并不知情.
"中钢协毕竟不是冶金部,并没有权力去下达行政命令,要去整顿和管理中国钢铁行业,协会的位置确实很尴尬,而且中国钢企成千上万家,光是靠整顿,要去解决市场和谈判中的问题太难了."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作为中国铁矿石谈判的牵头者,中钢协高管曾无数次感慨协会面临的尴尬境地.
据记者了解,中钢协的前身是冶金部,目前的官方解释为"中国钢铁行业全国性行业组织".协会主要任务是承担行业协调和政府委托的工作.
"尽管其所有业务的前提,都是在'配合政府部门'、'受政府相关部门授权和委托',但在本身就存在多头管理的钢铁行业,中钢协俨然就在行使着原冶金部的职责,但中钢协本身的定位却只是个服务性机构,并没有行政权.而且其会员单位只有209家,中国钢企却成千上万,这使得中钢协职责越来越大,政策也越来越难以实施."接近中钢协的消息人士表示.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