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报道:日前,陕西龙腾勘探有限公司在对剑川海门口遗址进行"杆栏式建筑"范围勘察中发现,在距离第三次考古发掘范围往西50多米的"非杆栏式建筑"内发现7处密集的铸铜遗迹和一些骨骼,专家称铸铜遗迹很有可能就是当时先民的"工业园区",而发现骨骼的区域不排除有墓葬群的可能.
为了科学保护利用海门口遗址,准确确定遗址内"杆栏式"建筑的范围,今年6月,剑川县邀请了陕西龙腾勘探有限公司对海门口遗址的"杆栏式"建筑的范围进行勘探,公司在普通的洛阳铲上加装了两个齿,并结合一些先进的勘察技术,对遗址内的木构建进行勘察.此次勘察主要是海门口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的5万平方米以西,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50米的范围.勘察人员发现杆栏式建筑延伸到该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现场以西50米的范围内,而50米范围以外却发现了大量的炭灰堆,厚度在5公分左右,并在炭灰堆所处的非木构建筑区内发现了7个密集的铸铜遗迹.
陕西龙腾勘探有限公司勘探队队长 高恩社
我们在找杆栏式范围的时候 意外地发现铸铜的痕迹 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想象不到 从目前的考古学上来说是新的 咱们以前都是直接发现青铜器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它们的生产方式
高恩社介绍,此次勘察中发现,木构建遗址区和非木构建遗址区以环剑湖公路以西50米处成南北向清晰分布,在非木构建筑区内发现的7个铸铜遗迹分布密集,它们中最短的距离近5米,最长的不超过30米,7个铸铜遗迹距地表浅的有1米,深的有2米左右,可以肯定,这是海门口遗址先人的铸铜工业区,而且当时的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高恩社 充分说明咱们剑川这一块先民他们早就在使用青铜器 这一块技术上应该是挺先进的 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咱们这一个区域可能在周围哪个山里部位可能有铜矿发现
除此之外,在离铜铸遗迹往北方向不到300米的非木构建筑区还发现了骨骼,勘察队员已经拿去进行鉴定,据专家介绍,这些骨骼如果是人骨的话,将不排除在海门口遗址的非木构建筑区内有墓葬群的可能,这将进一步佐证海门口遗址的三次考古发掘中没有发掘出墓葬群的疑惑,对海门口遗址将有重大意义.
高恩社 距地表深是在1米4左右发现骨骼 我们下一步做细工作以后 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类似墓葬 如果有墓葬那就是更加完美了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