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案"使得中国在中外铁矿石谈判中屡吃暗亏的背后原因逐渐浮出水面.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钢铁产业相关情报被对手摸得一清二楚引发社会各界忧虑.
【相关专题】关注2009年国际铁矿石谈判 力拓身陷"间谍门"
据中国产经新闻报7月27日报道,不久前,澳大利亚著名铁矿石企业力拓集团驻上海办事处的4名员工,因涉嫌窃取中国国家机密在上海被拘捕.这一事件,使得中国在中外铁矿石谈判中屡吃暗亏的背后原因逐渐浮出水面,引发社会各界对钢铁行业经济情报安全的忧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力拓间谍案还未淡出人们视线,在国家统计局于16日公布中国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前,就有媒体率先报道出中国上半年GDP增长指数,而这些早产的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连小数点都一样.
短时期内发生的两起重大经济数据外泄事件,不禁让人担忧:这些事关国家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数据情报,怎么如此轻易被泄露,到底是谁动了我们的经济利益安全情报?
尽管力拓案目前仍然显得扑朔迷离,但综合当前媒体报道的相关信息,可以归纳出此事件的大体来龙去脉:包括胡士泰等在内的力拓驻上海办事处工作人员希望帮助其母公司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获得信息优势,于是通过商业贿赂等非法手段,从中方谈判组的某些薄弱环节下手,套取了中方谈判组的内部会议纪要等若干重要情报,包括企业生产成本、技改水平、生产技术参数,甚至国家政策动向等.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钢铁产业相关情报竟然被对手摸得一清二楚,力拓案除了令国人震惊外,更让人想起了此前在中外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我方的惨败原因和后果.有统计数据显示,铁矿石价格在2003-2008年间暴涨4倍,中国钢企仅因价格上涨就多支出约7,000多亿元,相当于同期钢铁业利润总和的2倍多.
如果说力拓案折射出的是国内各大钢企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而重要的国家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多次被提前公布就更难让人理解.在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09年上年半经济增长速度之前,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这些关键数据就被某些媒体公布.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新闻发布会上也坦言,他在新闻发布之前,在办公室也已经从媒体上看到了这些数据.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