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电---国际铝业协会(IAI)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全球铝产量连续第三个月上升,且增速加快.
尽管发达国家的炼厂减产有所减缓,不过要和中国大量炼厂重新开工相比,这点影响不值一提.
同时还有证据显示,市场的供需强弱对比开始转变,然而,产量增长是否依然太多太快?
减产影响消退
其中可以清楚地发现两种趋势.
其一,除中国以外全球其他地区的铝产量降幅目前正快速减少.
6月产量年率减少11万吨,为连续第八个月下降,但6月同时也是降幅最少的一个月.
但这也并非就完全无迹可寻.在经历了2008年第三季价格崩溃之後,多数炼厂在第四季便开始做出反应.其中多数生产商均宣布逐步削减产能,而整个过程贯穿今年上半年.
这一过程如今看来已大体完成.
近期以来再无生产商公布新的削减产能声明.实际上,德国厂商Trimet反而宣布让部分闲置产能重新开工.力拓在新西兰的工厂亦宣布了类似决定.
其二,中国6月铝产量连续第三个月上涨,年率增幅甚至升至93.4万吨.
中国政府今年第一季的"战略性"收购,以及随後制造业的加速增长,共同提振了国内铝价,从而鼓励炼厂将闲置产能重新开工,并增加新产能.
全国6月铝产量年率化後为1,250万吨,为去年10月以来最高水准.
中国目前产量上升的速度高过国外产量下滑速度,使得全球6月年率化後铝产量3,560万吨高居今年之最.
短期利多
短期内,铝市场或能吸纳中国等地的更多产量.
中国炼厂或正大量生产更多的铝,但重要的是,这些铝仍不出中国,至少目前是如此.
今年上半年,中国铝出口的情况消失,甚至成为净进口国,1-6月净进口近100万吨.
6月仍持续净进口,而且没有理由预期净进口情况在7月会一夕间消失.金属进口订单和中国实际结关数据间始终有落差.
但尽管如此,由于国内产量继续升高,进口应很快就会开始减少.
[1] [2] [3] 下一页 |